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更新能力变化的动态均衡证据

被引:9
作者
翟远征 [1 ,2 ]
王金生 [1 ,2 ]
郇环 [1 ,2 ]
滕彦国 [1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2] 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北京市; 动态均衡; 更新周期; 补给速率; 地下水; 更新能力;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12.01.035
中图分类号
P641.8 [地下水资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对北京市地下水更新能力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为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用地下水动态均衡法对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尤其是开采层地下水的补给量、更新周期、更新速率和补给速率等参数做了计算,进而对地下水更新能力及其时空变化做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地下水更新能力总体上自山前至平原区腹地由强变弱,但总体上更新能力较强;含水层接受外来水源补给的边界条件和赋水条件良好,降水量的多寡是影响地下水更新能力的瓶颈因素;2001—2008年的地下水平均补给速率(0.28m/a)比1981—2000年减少了35.6%,更新能力明显减弱;近些年地下水开采强度连年大于其更新能力,导致与自然状态下相比地下水位埋深平均下降幅度已达19.73m,含水层中地下水减少量达101×108 m3。以上证据表明,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北京市未来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供水问题十分严峻。
引用
收藏
页码:198 / 20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研究.[D].任志远.吉林大学.2004, 02
[2]   北京市地下水水位下降严重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J].
杨忠山 ;
窦艳兵 ;
王志强 .
中国水利, 2010, (19) :52-54
[3]   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中深层地下水可更新速率 [J].
万玉玉 ;
苏小四 ;
董维红 ;
侯光才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0, 40 (03) :623-630
[4]   近50年来我国北方典型区域地下水演化特征 [J].
陈宗宇 ;
王莹 ;
刘君 ;
卫文 .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1) :115-126
[5]   基于GIS的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评价 [J].
李伟业 ;
付强 .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04) :92-95
[6]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学科形成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前景 [J].
林学钰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7, (02) :209-215
[7]   基于氢氧同位素与水化学的潮白河流域地下水水循环特征 [J].
宋献方 ;
李发东 ;
于静洁 ;
唐常源 ;
杨聪 ;
刘相超 ;
佐仓保夫 ;
近滕昭彦 .
地理研究, 2007, (01) :11-21
[8]   基于GIS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 [J].
张久川 ;
任树梅 ;
马明 ;
刘洪禄 ;
杨培岭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8) :35-39
[9]   包头平原地下水水循环模式及其可更新能力的同位素研究 [J].
苏小四 ;
林学钰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 (04) :503-508+529
[10]   用环境同位素论区域地下水资源属性 [J].
文冬光 .
地球科学, 2002, (02) :14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