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陆俯冲前缘的可能位置:来自藏南和藏东活动热泉气体He同位素约束

被引:44
作者
侯增谦
李振清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
关键词
印度大陆; 俯冲前缘; 热泉气体; He同位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为了获得西藏碰撞造山带的深部信息 ,并约束印度大陆俯冲碰撞过程 ,系统研究了藏南地区活动热泉的氦同位素。本文资料和前人成果表明 ,青藏高原热泉气体 He同位素组成变化极大 ,R/ Ra介于 0 .0 17~5 .38之间 ,可分为两个不同的 He变化域 ,即幔源 He域 (R/ Ra:0 .11~ 5 .38;R为样品的 3He/ 4He值 ,Ra为空气的 3He/ 4He值 ,下同 )和壳源 He域 (R/ Ra:0 .0 17~ 0 .0 72 )。前者主要分布于东构造结附近的腾冲热海 (R/ Ra:0 .4 0~ 5 .38)、西构造结附近的狮泉河热田 (R/ Ra:0 .2 7~ 0 .30 )以及 89°E以东的拉萨热水活动带 (R/ Ra:0 .11~ 0 .98) ,后者集中于 89°E以西的昂仁热水活动区 (R/ Ra:0 .0 17~ 0 .0 72 )。东西构造结附近的热泉受走滑断裂控制 ,有不超过 5 0 %的幔源气贡献 ,而高原腹地内的热水活动则受 SN向裂谷控制 ,幔源 He域与壳源 He域以 89°E为界 ,分别横跨雅江缝合带。热泉氦同位素与深部地球物理探测资料综合分析表明 ,高原腹地的现代热水活动主要受上地壳内部成片出现的岩浆房或部分熔融层驱动 ,但 89°E以东地区有来自幔源熔浆的热和物质 (He气 )贡献。本文提出 ,印度大陆板块总体呈斜向俯冲态势 ,在 89°E以西 ,向北北东方向缓角度俯冲的板片可能已越过雅江缝合带 ,而在89°E以
引用
收藏
页码:482 / 49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西藏冈底斯中新世斑岩铜矿带:埃达克质斑岩成因与构造控制 [J].
侯增谦 ;
高永丰 ;
孟祥金 ;
曲晓明 ;
黄卫 .
岩石学报, 2004, (02) :239-248
[2]   冈底斯晚第三纪斑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J].
高永丰 ;
侯增谦 ;
魏瑞华 .
岩石学报, 2003, (03) :418-428
[3]   西藏高原冈底斯斑岩铜矿带辉钼矿Re-Os年龄:成矿作用时限与动力学背景应用 [J].
侯增谦 ;
曲晓明 ;
王淑贤 ;
高永丰 ;
杜安道 ;
黄卫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7) :609-618
[4]   埃达克岩:斑岩铜矿的一种可能的重要含矿母岩——以西藏和智利斑岩铜矿为例 [J].
侯增谦 ;
莫宣学 ;
高永丰 ;
曲晓明 ;
孟祥金 .
矿床地质, 2003, (01) :1-12
[5]   腾冲火山地热区地壳结构的地震学研究 [J].
王椿镛 ;
楼海 ;
吴建平 ;
白志明 ;
皇甫岗 ;
秦嘉政 ;
不详 .
地震学报 , 2002, (03) :231-242
[6]  
5Ma以来的青藏高原隆升过程——来自冈底斯带热水活动的证据[J]. 侯增谦,李振清,曲晓明,高永丰,华力臣,郑绵平,李胜荣,袁万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S1)
[7]   腾冲热海地区现代幔源岩浆气体释放特征 [J].
上官志冠 ;
白春华 ;
孙明良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4) :407-414
[8]   腾冲火山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J].
周真恒 ;
向才英 ;
杨海林 .
地震研究, 2000, (02) :194-200
[9]   腾冲火山活动构造动力学研究 [J].
姜朝松 ;
王绍晋 ;
周瑞琦 ;
周真恒 ;
龙晓帆 ;
王瑜 .
地震研究, 2000, (02) :179-187
[10]   腾冲热海地热田热储结构与岩浆热源的温度 [J].
上官志冠 .
岩石学报, 2000, (01) :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