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火山活动构造动力学研究

被引:13
作者
姜朝松
王绍晋
周瑞琦
周真恒
龙晓帆
王瑜
机构
[1] 云南省地震局!昆明
[2]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地震基本参数; 构造动力学; 斜俯冲; 碰撞挤压; 腾冲火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7.2 [火山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利用腾冲火山区域 (10°~ 35°N ,90°~ 10 6°E) 1990~ 1998年 6 6 0个地震基本参数和震源机制资料 ,以及原先已作过 370多个强震震源参数资料[1 ] ,并结合本区域的地质资料 ,对本区的火山作用的构造动力学以及腾冲火山与印度、欧亚两大板块的关系作了探讨。研究表明 ,腾冲火山区西侧的印度板块对缅甸板块和包括腾冲在内的滇缅泰板块作用 ,大致在 0~ 10 0km作用机制表现为斜俯冲 ,10 0km以下表现为碰撞挤压作用。分析还表明 ,腾冲火山的形成与活动 ,与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两个大陆板块俯冲、碰撞 ,及在缅甸那加山、阿拉干山板块缝合线产生的斜俯冲和侧面挤压剪切作用密切相关 ,它应该属于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型板缘火山。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滇西地区及邻区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J].
姜朝松 ;
周瑞琦 ;
周真恒 ;
王瑜 .
地震研究, 2000, (01) :21-29
[2]   腾冲新生代火山分布特征 [J].
姜朝松 .
地震研究, 1998, (04) :3-5
[3]   腾冲火山区及周围地区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场分布特征 [J].
王绍晋 ;
龙晓帆 .
地震研究, 1998, (04) :59-67
[4]   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构造变形数值分析 [J].
陈开平,马瑾 .
地震地质, 1995, (03) :277-284
[5]   腾冲火山活动的时代和岩浆来源问题 [J].
穆治国 ;
佟伟 ;
Garniss H.Curtis .
地球物理学报, 1987, (03) :261-270
[6]   中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板内断块相对运动 [J].
阚荣举 ;
王绍晋 ;
黄崐 ;
宋文 .
地震地质, 1983, (02) :79-90
[7]   印度与欧亚板块东部碰撞边界——腾冲火山岩的Nd-Sr同位素与微量元素研究 [J].
朱炳泉 ;
毛存孝 .
地球化学, 1983, (01) :1-14
[8]   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现代构造活动特征的探讨 [J].
阚荣举 ;
张四昌 ;
晏凤桐 ;
俞林胜 .
地球物理学报, 1977, (02) :96-109
[9]  
青藏高原地质演化[M]. 科学出版社 , 中-英青藏高原综合地质考察队编写,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