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秋冬季节长时间灰霾污染特性与成因

被引:16
作者
区宇波
岳玎利
张涛
周炎
袁鸾
谢敏
机构
[1]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空气质量监测重点实验室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能见度; 颗粒物质量浓度; 消光系数; 大气氧化性; 气团来源;
D O I
10.19316/j.issn.1002-6002.2014.05.004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珠三角大气超级站2012年10月与2013年1月能见度、不同粒径颗粒物与BC质量浓度、气溶胶光散射系数、O3、相对湿度等在线监测数据,分析秋冬季节2次持续时间超过10 d的长时间灰霾过程污染特性与成因。结果表明,冬季灰霾过程中气溶胶吸光系数和光散射系数对大气总消光系数的贡献分别为13%和67%;PM2.5、PM1占PM10质量浓度分别为66%和39%;较高的PM2.5与BC日均浓度相关系数(R2=0.88)体现了一次排放对颗粒物质量浓度及能见度的显著影响。秋季灰霾过程中气溶胶吸光系数和光散射系数对大气总消光系数的贡献分别为11%和69%,由BC导致的吸光效应较冬季下降了约20%;PM2.5和PM1占PM10质量浓度比例分别为68%和45%,均高于冬季;O3浓度日最大小时值的平均值接近冬季的2倍;二次来源对PM2.5浓度升高和能见度下降起主导作用。来自不同方向的2种气团在珠三角僵持,大气扩散条件差是导致这2次灰霾过程的重要外在条件,应成为灰霾预报预警的重点关注对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2009年广州能见度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J].
刘永红 ;
冯婷 ;
蔡铭 .
中国环境监测, 2012, 28 (03) :32-37
[2]   上海市大气颗粒物与能见度的关系 [J].
姚剑 ;
王广华 ;
林俊 ;
范雪波 ;
耿彦红 ;
位楠楠 ;
单健 ;
李燕 ;
刘卫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 (04) :17-21
[3]   广州市春季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及能见度研究 [J].
张涛 ;
陶俊 ;
王伯光 ;
张仁健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0, 27 (03) :331-337
[4]   珠江三角洲黑碳气溶胶及其辐射特性的观测研究 [J].
吴兑 ;
毛节泰 ;
邓雪娇 ;
铁学熙 ;
张远航 ;
曾立民 ;
李菲 ;
谭浩波 ;
毕雪岩 ;
黄晓莹 ;
陈静 ;
邓涛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11) :1542-1553
[5]   北京市夏季大气消光系数的来源分析 [J].
刘新民 ;
邵敏 .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2) :18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