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油气成藏体系的划分及定量评价

被引:14
作者
姜福杰
姜振学
庞雄奇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油气成藏体系; 油气成藏门限; 定量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油气成藏体系作为油气评价单元的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与勘探目标结合更加紧密,油气成藏门限从定量的角度阐述油气藏的形成及分布规律,尤其对于高勘探程度的地区而言,剩余资源的预测更为准确.在对东营凹陷油气成藏体系划分的基础上,利用油气成藏门限理论对各成藏体系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东营凹陷所划分的8个成藏体系都进入了成藏门限和资源门限,凹陷总剩余资源量为17.03×108t;其中,成藏体系Ⅷ、Ⅰ的剩余资源最大,分别为4.41×108t、3.10×108t;而成藏体系Ⅵ、Ⅴ最小,分别为0.90×108t、0.22×108t;其余成藏体系介于其间.可知,成藏体系Ⅷ、Ⅰ为最有利勘探潜力区.
引用
收藏
页码:651 / 66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牛庄洼陷“岩性油气藏”油气成因 [J].
李素梅 ;
邱桂强 ;
姜振学 ;
高永进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2) :213-218
[2]   东营凹陷牛庄砂岩透镜体油气藏微观充注机理 [J].
郝雪峰 ;
陈红汉 ;
高秋丽 ;
宋国奇 .
地球科学, 2006, (02) :182-190
[3]   烃源岩非均质性的控制因素研究——以东营凹陷为例 [J].
朱光有 ;
金强 ;
张水昌 ;
张林晔 .
矿物岩石, 2003, (04) :95-100
[4]   油气成藏门限及其研究方法 [J].
周海燕 ;
庞雄奇 ;
姜振学 .
石油学报, 2003, (06) :40-44
[5]   油气成藏门限研究及其在济阳坳陷中的应用 [J].
庞雄奇 ;
李丕龙 ;
金之钧 ;
张善文 ;
左胜杰 ;
陈冬霞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3) :204-209
[6]   成熟探区未发现油藏规模预测 [J].
解国军 ;
金之钧 ;
肖焕钦 ;
庞雄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16-18
[7]   门限控烃作用及其在有效烃源岩判别研究中的应用 [J].
姜振学 ;
庞雄奇 ;
金之钧 ;
周海燕 ;
王显东 .
地球科学, 2002, (06) :689-695
[8]   石油二次运移物理模拟及运移特征分析 [J].
史基安 ;
邓津辉 ;
曾凡刚 ;
王琪 .
沉积学报, 2002, (02) :333-338
[9]   石油和天然气运聚效率的主控因素及定量评价 [J].
周海燕 ;
庞雄奇 ;
姜振学 ;
周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14-18
[10]   油气成藏过程中的地质门限及其控制油气作用 [J].
庞雄奇 ;
姜振学 ;
李建青 ;
周瑞年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53-5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