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治理沙漠化的战略思考与建议

被引:11
作者
葛肖虹
任收麦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关键词
青藏高原隆升; 中国西部荒漠化; 水资源浪费; 修建高山水库; 恢复生态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西部干旱缺水是由于青藏高原隆升造成的,大面积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的肆虐,既有自然原因,又有因为人们违背自然规律,大量垦荒造田,修建水库和明渠,漫灌农田耗费水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等主要原因。青藏高原隆升先引起中国西部草原化然后是沙漠化,顺应此规律西部开发应该是“退耕还草”,恢复草场和天然植被,发展畜牧养殖业,而不是再无节制地垦荒造田发展粮食种植业。20世纪60~70年代以来,由于新疆、河西走廊的农业开发,在塔里木河上、中游和黑河中、下游修建了数十个中、小型水库,截留地表、地下径流,破坏了原始的生态环境,使大量水在水库、明渠表面蒸发浪费,却引起下游断流,大片胡杨林死亡,罗布泊、居延海等干涸,额济纳旗荒漠化成了沙尘暴的源头。如何改变这种恶性循环,恢复中国西北原有的生态平衡,从根本上遏制中国西部的荒漠化?对于年蒸发量高达600~800mm以上的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科学节约地利用水资源十分关键。建议能在塔里木河上游的喀喇昆仑山、南天山和黑河上游的祁连山山顶冰川以下修建高山水库,通过泻水隧洞管道,封闭式地把水输送到下游,这样既可通过水头落差发电,又可沿途通过管道喷灌技术养殖山坡草场和解决下游农田用水,避免蒸发耗费,保持生态平衡。修建这种高山水库和输水管道工程应该纳入国家建设计划,作为国家跨省级的系统治理工程来实施。
引用
收藏
页码:484 / 48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黑河流域天然植被的面积变化研究
    金晓媚
    [J]. 地学前缘, 2005, (S1) : 166 - 169
  • [2] 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与“亚澳”陨击事件
    葛肖虹
    任收麦
    刘永江
    吴光大
    袁四化
    [J]. 第四纪研究, 2004, (01) : 67 - 73
  • [3] 青藏高原隆升动力学与阿尔金断裂
    葛肖虹
    刘永江
    任收麦
    [J]. 中国地质, 2002, (04) : 346 - 350
  • [4] 新生代晚期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李吉均
    方小敏
    潘保田
    赵志军
    宋友桂
    [J]. 第四纪研究, 2001, (05) : 381 - 391
  • [5] 昆仑山黄土与中国西部沙漠发育和高原隆升
    方小敏
    吕连清
    杨胜利
    李吉均
    安芷生
    蒋平安
    陈秀玲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3) : 177 - 184
  • [6]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王秀红
    郑度
    [J]. 资源科学, 1999, (06) : 38 - 42
  • [7] 晚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东亚环境变化
    施雅风
    李吉均
    李炳元
    姚檀栋
    王苏民
    李世杰
    崔之久
    王富保
    潘保田
    方小敏
    张青松
    [J]. 地理学报, 1999, (01) : 12 - 22
  • [8] 青藏高原的地貌演化与亚洲季风
    李吉均
    [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9, (01) : 3 - 5
  • [9] 昆仑山口第四纪化石组合的生态环境分析及其对昆仑山隆升的意义
    阴家润
    崔之久
    葛道凯
    刘耕年
    伍永秋
    [J]. 地球科学, 1996, (03) : 11 - 16
  • [10] 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气候与地形演变
    王建
    席萍
    刘泽纯
    江永进
    [J]. 地质论评, 1996, (02) : 166 -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