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缘牛首山地区新构造运动及黄河演化

被引:7
作者
梁浩 [1 ]
张珂 [1 ]
傅建利 [2 ]
李庶波 [1 ]
陈俊 [1 ]
路凯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新构造运动; 黄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青藏高原东北缘银川盆地及盆地以南的弧形山地,是研究青藏高原新构造运动与古环境变化的重要区域。位于银川盆地与弧形山地交界的牛首山,记录了上新世以来盆地南缘与黄河中宁—青铜峡段的演化过程。上新世干河沟组具有盆地边缘相及河流相两种不同的沉积,其中河流相沉积呈带状分布于牛首山南麓;西麓山前台地缺失干河沟组,仅覆盖山麓相胶结砾石;南麓及北麓发育完整黄河阶地,最高阶地拔河低于胶结砾石平均高度;西麓断层右旋走滑导致新生界褶皱并错断干河沟组。对上述牛首山构造地貌特征分析表明,上新世时期古黄河经牛首山东麓入银川盆地;早更新世牛首山西麓支流抢夺主流水量发育壮大,切青铜峡入银川盆地,东麓古黄河废弃,形成现今研究区地质地貌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82 / 18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断裂带新生代构造演化 [J].
施炜 ;
刘源 ;
刘洋 ;
陈鹏 ;
陈龙 ;
岑敏 ;
黄兴富 ;
李恒强 .
地学前缘, 2013, 20 (04) :1-17
[2]   宁夏中南部新生界沉积特征及其与青藏高原演化的关系 [J].
张进 ;
马宗晋 ;
任文军 .
地质学报, 2005, (06) :757-773
[3]   宁夏中卫盆地的沉积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新构造运动 [J].
张珂 ;
刘开瑜 ;
吴加敏 ;
杨景春 ;
蔡剑波 .
沉积学报, 2004, (03) :465-473
[4]   宁夏中部牛首山地区构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张进 ;
马宗晋 ;
任文军 ;
雷永良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3, (02) :132-142
[5]   黄河中上游阶地对青藏高原东北部第四纪构造活动的反映 [J].
刘百篪 ;
刘小凤 ;
袁道阳 ;
郑文俊 ;
郭华 ;
曹娟娟 .
地震地质, 2003, (01) :133-145
[6]   新生代晚期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J].
李吉均 ;
方小敏 ;
潘保田 ;
赵志军 ;
宋友桂 .
第四纪研究, 2001, (05) :381-391
[7]   黄河中游河流阶地的对比及阶地系列形成中构造作用的多层次性分析 [J].
邢成起 ;
丁国瑜 ;
卢演俦 ;
申旭辉 ;
田勤俭 ;
尹功明 ;
柴炽章 ;
韦开波 .
中国地震, 2001, (02) :87-101
[8]   宁夏贺家口子地区晚新生代地层序列及其构造意义 [J].
申旭辉 ;
田勤俭 ;
丁国瑜 ;
韦开波 ;
陈正位 ;
柴炽章 .
中国地震, 2001, (02) :56-66
[9]   罗山东麓断裂最后一次错动事件的再研究 [J].
柴炽章 ;
廖玉华 ;
张文孝 ;
马禾青 .
西北地震学报, 1999, (03) :73-78
[10]   宁夏南部弧形推覆构造带特征及演化 [J].
李天斌 .
地质力学学报, 1999, (03)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