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C两优杂交稻组合的株型及干物质生产特性

被引:5
作者
唐文邦
张桂莲
肖应辉
邓化冰
范科
刘国华
陈立云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株型; 干物质生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汕优63为对照,对3个C两优杂交稻组合的株型及干物质生产特性进行了研究。与汕优63相比,C两优杂交稻组合上3叶叶型较狭长,叶片着生角度小,总叶面积较大;齐穗期上3叶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较高,根系活力较强;基部节间较粗、较短,茎秆的抗倒性强,中部节间较长,穗下节间占总秆长的42.77%;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速率快,增量大,且茎鞘叶中的干物质向籽粒运转量多,对籽粒的贡献率高。C两优杂交稻抽穗后茎叶干物质输出量和干物质积累量与稻谷产量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C两优杂交稻组合较理想的株型和中后期强大的干物质生产和转运优势是其高产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89 / 1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水稻栽培新技术[M]. 吉林人民出版社[日]松岛省三 著, 1978
[12]  
The breeding of crop ideotypes[J] . C. M. Donald.Euphytica . 1968 (3)
[13]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和方法 [J].
杨守仁,张龙步,陈温福,徐正进,王进民 .
中国水稻科学, 1996, (02) :115-120
[14]   籼型水稻品种物质生产与产量演变规律的研究 [J].
江立庚 ;
王维金 ;
徐竹生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6) :549-554
[15]   水稻群体叶面积动态类型的研究 [J].
苏祖芳,郭宏文,李永丰,张洪程,张海泉 .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04) :23-30
[16]   水稻群体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对产量形成作用的研究 [J].
杨建昌 ;
朱庆森 ;
曹显祖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2, (04) :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