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东部哈尔里克山南麓石炭纪砂岩碎屑锆石SHRIMP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26
作者
孙桂华
李锦轶
朱志新
李亚萍
杨之清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3] 广东广州
[4] 北京 新疆地质矿产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5] 新疆乌鲁木齐
[6] 北京北京离子探针中心
关键词
哈尔里克山; 碎屑锆石; SHRIMPU-Pb定年; 早古生代岛弧; 石炭纪弧后盆地; 晚石炭世末期弧后隆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P588.212.3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070901 ;
摘要
碎屑锆石研究是探讨其碎屑物质来源、源区特征、沉积时代和形成环境的一种有效途径。笔者通过对新疆东部哈尔里克山南麓石炭纪砂岩的47粒碎屑锆石SHRIMPU-Pb定年研究,获得的年龄为388~949Ma,其主体为418~482Ma。结合锆石的矿物学特征、CL图像特点以及哈尔里克山区域地质资料,得出如下结论:(1)哈尔里克山南麓所研究的砂岩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是(388±9)Ma,这意味着这套地层不老于中泥盆世,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笔者认为这套沉积岩应是在晚石炭世沉积的;(2)所研究的砂岩的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哈尔里克山早古生代与岛弧演化相关的岩浆岩;(3)哈尔里克山经历了中奥陶世—早志留世与康古尔塔格洋壳残片代表的洋岩石圈板块向北俯冲有关的岛弧、石炭纪弧后盆地和晚石炭世末期弧后隆起的构造演化历史;晚石炭世末期弧后隆起是导致哈尔里克山与博格达山现今地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778 / 78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哈尔里克山早古生代岩浆弧的初步确定——来自塔水河一带花岗质岩体锆石SHRIMP U-Pb测年的证据 [J].
曹福根 ;
涂其军 ;
张晓梅 ;
任燕 ;
李嵩龄 ;
董富荣 .
地质通报, 2006, (08) :923-927
[2]   哈尔里克山口门子地区石英闪长岩锆石SHRIMP 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J].
郭华春 ;
钟莉 ;
李丽群 .
地质通报, 2006, (08) :928-931
[3]   吐哈盆地东缘泥盆纪花岗岩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 [J].
李亚萍 ;
孙桂华 ;
李锦轶 ;
王彦斌 ;
徐新 ;
何国琦 ;
贾金典 .
地质通报, 2006, (08) :932-936
[4]   天山造山带二叠纪后碰撞南北向挤压变形:以哈尔里克山北坡口门子逆冲型韧性剪切带为例 [J].
孙桂华 ;
李锦轶 ;
杨天南 ;
王瑜 ;
高立明 ;
郝素凤 .
岩石学报, 2006, (05) :1359-1368
[5]   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构造格架及其形成过程的初步探讨 [J].
李锦轶 ;
何国琦 ;
徐新 ;
李华芹 ;
孙桂华 ;
杨天南 ;
高立明 ;
朱志新 .
地质学报, 2006, (01) :148-168
[6]   新疆东部哈尔里克山闪长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孙桂华 ;
李锦轶 ;
高立明 ;
杨天南 .
地质论评, 2005, (04) :463-469
[7]   新疆东部新元古代晚期和古生代构造格局及其演变 [J].
李锦轶 .
地质论评, 2004, (03) :304-322
[8]   东天山中酸性侵入岩浆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J].
李文明 ;
任秉琛 ;
杨兴科 ;
李有柱 ;
陈强 .
西北地质, 2002, (04) :41-64
[9]   吐哈盆地南缘克孜尔卡拉萨依和大南湖花岗质岩基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宋彪 ;
李锦轶 ;
李文铅 ;
王克卓 ;
王瑜 .
新疆地质, 2002, (04) :342-345
[10]   东疆哈尔里克变质带的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赵明 ;
舒良树 ;
朱文斌 ;
王赐银 ;
马瑞士 .
地质学报, 2002, (03) :379-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