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云南大坪大型金多金属矿床叠加成矿作用:地质、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证据
被引:30
作者:
葛良胜
[1
]
邓军
[1
]
李汉光
[2
]
杨立强
[1
]
张文钊
[2
]
袁士松
[2
]
邢俊兵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黄金地质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流体包襄体;
稳定同位素;
矿脉;
成矿叠加;
金多金属矿床;
大坪;
云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对云南元阳县大坪大型金多金属矿床矿脉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的研究表明,矿区内大量的矿脉是叠加成矿的产物,空间上具有并置、侧列(现)、再现等复杂关系,成矿可分石英-黄铁矿(主要形成金矿化)和石英-方铅矿(主要形成铜铅银矿化,并叠加有金矿化)两个阶段共7个亚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流体包裹体以个体小,数量多,杂乱分布为特征,以二相气液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变化区间为165℃~393℃,平均258℃;流体密度为0.648~0.7984g/cm3,盐度变化为13.72%~18.96% NaCl eqv,平均17.13% NaCl eqv,捕获压力为64MPa 左右。流体为含 CO2的 NaCl-H2O 体系,在成分上相对富集 Na+、CI+、CH4和 N2、NO3-等组分,从早到晚,具有 Na+、Ca2+、SO+2-略有升高,而 K+有所降低的趋势。石英方铅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大小混杂,杂乱分布或呈线性排列,以 CO2包裹体为主,并有二相气液和少量单相包裹体。均一温度177℃~372℃,平均284℃,流体密度为0.7413~0.9518g/cm3,盐度变化为10.86%~21.26% NaCl eqv,平均14.16% NaCl eqv,捕获压力为60MPa 左右。流体属为 NaCI-H2 O-CO2体系,在成分上以相对富集 Na+、K+、SO42-为特征,部分脉体的流体包裹体中还含有一定量的 Ca2+、Mg2+等离子。矿区不同(亚)阶段矿石氧同位组成总体变化较小(2.65‰~6.0‰),氢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120‰~-40‰),其中石英-黄铁矿阶段 H、O 同位素组成变化均较小,以岩浆源为主,而石英-方铅矿阶段氢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表明有新的流体加入,但也以深源流体为主;石英-方铅矿阶段一个铁白云石的δ13C 值为-4.81‰,而石英-黄铁矿阶段晚期方解石碳同位素组成变化为-2.79‰~-4.34‰,平均-3.75‰。不同矿脉黄铁矿、方铅矿的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为0.3~-4.4‰,其中石英一黄铁矿阶段为0.3‰~4.4‰,石英-方铅矿阶段为0.5~4.3‰,总体上与深源(地幔)碳、硫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综合对比研究认为,大坪金多金属矿床为源于深部的多源成矿热液在同一容矿空间充填的结果,叠加成矿作用与区内长期的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矿床为中-高温热液硫化物-石英薄脉型金多金属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2131 / 2143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