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冰川末端变化计算方法研究——以北极Austre Lovénbreen冰川为例

被引:12
作者
李鹏 [1 ,2 ]
闫明 [1 ]
徐跃通 [2 ]
刘雷保 [1 ]
张勇 [1 ,2 ]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2]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冰川末端变化; 计算方法; GIS; Austre Lovénbreen;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6 [冰川];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基于冰川区地形图和实地GPS测量数据,总结4种用于计算冰川末端变化量的方法:主流线法、中心线法、周长法和特征点法,并提出基于GIS的操作思路.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阐述了各种方法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建议使用最短距离的特征点法计算冰川末端变化量,并且以前一期的特征点向后一期的冰川边界搜索最短距离.通过把方法应用在北极Austre Lovénbreen冰川,结果表明,自2005年观测以来北极Austre Lovénbreen冰川末端呈现退缩趋势,年均退缩量为9.44m.a-1,年际变差系数为0.40,冰川末端变化量年际变化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367 / 37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1974—2010年雅鲁藏布江源头杰玛央宗冰川及冰湖变化初步研究 [J].
刘晓尘 ;
效存德 .
冰川冻土, 2011, 33 (03) :488-496
[2]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 [J].
焦克勤 ;
叶柏生 ;
韩添丁 ;
井哲帆 ;
杨惠安 .
冰川冻土, 2011, 33 (03) :606-611
[3]   近45年来托木尔峰青冰滩72号冰川变化特征 [J].
王璞玉 ;
李忠勤 ;
曹敏 ;
李慧林 .
地理科学, 2010, 30 (06) :962-967
[4]   基于遥感和GPS的贡嘎山地区1966—2008年现代冰川变化研究 [J].
张国梁 ;
潘保田 ;
王杰 ;
上官冬辉 ;
郭万钦 .
冰川冻土, 2010, 32 (03) :454-460
[5]   1972-2007年祁连山东段冷龙岭现代冰川变化研究 [J].
曹泊 ;
潘保田 ;
高红山 ;
姜少飞 ;
温煜华 ;
上官冬辉 .
冰川冻土, 2010, (02) :242-248
[6]   北极Svalbard地区Austre Lovénbreen和Pedersenbreen冰川表面物质平衡和运动特征分析 [J].
徐明星 ;
闫明 ;
任贾文 ;
艾松涛 ;
康建成 ;
鄂栋臣 .
极地研究, 2010, 22 (01) :10-22
[7]   近30年来喜马拉雅山脉西段纳木那尼峰地区冰川变化的遥感监测研究 [J].
叶庆华 ;
陈锋 ;
姚檀栋 ;
王景华 ;
刘强 ;
张雪芹 ;
康世昌 .
遥感学报, 2007, (04) :511-520
[8]   冰川消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为例 [J].
李忠勤 ;
沈永平 ;
王飞腾 ;
李慧林 ;
董志文 ;
王文彬 ;
王林 .
冰川冻土, 2007, (03) :333-342
[9]   斯瓦尔巴群岛冰川学研究进展与我国北极冰川监测系统建设 [J].
闫明 ;
任贾文 ;
张占海 ;
鄂栋臣 ;
艾松涛 ;
李院生 .
极地研究, 2006, (02) :137-147
[10]   2005年北极冰川首期GPS监测 [J].
艾松涛 ;
鄂栋臣 ;
闫明 ;
任贾文 .
极地研究 , 2006, (0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