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植被生长状况分析

被引:7
作者
宋玲玲
田青
李宗杰
康飞龙
魏雅倩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植被; 生长状况; 会宁县;
D O I
10.13432/j.cnki.jgsau.2016.03.017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目的】探究会宁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建设的植被的生长状况与适宜性.【方法】通过对典型地貌区实地调查,得到研究区植被状况的数量指标值(树种、高度、密度、频度、显著度等),分析与评价当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植被的生长状况.【结果】会宁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所选用的林木和草本植物均较适宜研究区的生长环境,在不同的地貌区林木的种植基本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对研究区植物重要值的计算分析得出,流域内刺槐的重要值(0.871 6)最大,是乔木林群落的优势树种,其他各树种重要值依次减小,各树种生长状况良好,群落结构合理;研究区山杏的高度由沟壑区-梁区-塬区呈显著增加的趋势,柠条的高度由沟壑区-梁区-塬区呈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紫花苜蓿的高度由沟壑区-梁区-塬区呈显著增加趋势.【结论】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会宁县植被生长状况良好,植被覆盖面积大幅度增加,并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干旱胁迫下4个苜蓿品种根系抗旱性的比较 [J].
朱新强 ;
张新颖 ;
师尚礼 ;
南丽丽 ;
何成洋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2, 47 (01) :103-107
[2]   兰州北山绿化区植被种类组成数量特征初探 [J].
张世虎 ;
宁宝山 .
甘肃林业科技, 2011, 36 (04) :1-6+13
[3]   八种胡枝子属植物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的比较 [J].
马彦军 ;
曹致中 ;
李毅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9, 44 (05) :124-128+146
[4]   小叶锦鸡儿固沙群落草本种群重要值与生态位的研究 [J].
贺山峰 ;
蒋德明 ;
李晓兰 ;
阿拉木萨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7, (10) :150-155
[5]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的水土保持效益研究——以陕西省吴旗县为例 [J].
杨光 ;
丁国栋 ;
赵廷宁 ;
孙保平 .
水土保持通报, 2006, (02) :88-90+99
[6]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工程植被恢复效益初步研究 [J].
杨光 ;
孙保平 ;
赵廷宁 ;
丁国栋 ;
赫登耀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02) :165-170
[7]   黄土丘陵区三种典型土壤地类造林技术 [J].
曹世雄 ;
陈莉 ;
高旺盛 .
生态学杂志, 2005, (12) :1537-1542+1552
[8]   不同立地条件下山杏造林技术 [J].
王希廷 ;
扬海燕 ;
张悦瑜 .
河北林业科技, 2004, (06) :51-51
[9]   中国锦鸡儿属植物资源研究——分布及分种描述 [J].
牛西午 .
西北植物学报, 1999, (05) :108-134
[10]   杨树林带生长阶段与林木分级的研究 [J].
朱教君 ;
姜凤歧 .
应用生态学报, 1996, (01)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