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揭示不同类型秸秆还田后烟田土壤碳氮养分的供应能力及潜力,通过室内好氧培养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烟草秸秆、水稻秸秆及水稻秸秆生物炭对烟田土壤有机碳矿化、有机氮矿化及硝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的不同类型秸秆后,各处理土壤的有机碳矿化速率及其累积矿化量的排序为玉米秸秆≥水稻秸秆>烟草秸秆>水稻秸秆生物炭≥对照;添加等量的水稻秸秆生物炭与水稻秸秆相比,土壤的有机碳矿化速率及累积矿化量明显降低。添加不同类型秸秆后,各处理土壤的有机氮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变化规律一致,均随着培养时间的推进呈现先减少然后缓慢增加再趋于平衡的趋势。而培养前期不同秸秆处理土壤的硝化速率及矿化速率出现负值,这可能与土壤发生反硝化作用及微生物对氮素的固持作用有关。因此,在碳氮比较高的秸秆还田过程中,需要适当添加外源氮肥进行调节,以减缓微生物对氮素的固持作用并利于养分释放。而且秸秆转化为生物炭进行还田,可以起到较好的增碳固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