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秸秆还田对烟田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张继旭 [1 ,2 ]
张继光 [1 ]
申国明 [1 ]
王瑞 [3 ]
高林 [1 ]
李志刚 [1 ]
戴衍晨 [1 ]
孟贵星 [3 ]
向必坤 [3 ]
张忠锋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农业部烟草生物学与加工重点实验室
[2] 青岛农业大学
[3] 湖北省烟草公司恩施州分公司
关键词
烟田; 秸秆还田; 土壤; 碳矿化; 氮矿化; 碳氮比;
D O I
10.16135/j.issn1002-0861.20160302
中图分类号
S141.4 [堆肥、沤肥]; S572 [烟草(菸草)];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揭示不同类型秸秆还田后烟田土壤碳氮养分的供应能力及潜力,通过室内好氧培养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烟草秸秆、水稻秸秆及水稻秸秆生物炭对烟田土壤有机碳矿化、有机氮矿化及硝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的不同类型秸秆后,各处理土壤的有机碳矿化速率及其累积矿化量的排序为玉米秸秆≥水稻秸秆>烟草秸秆>水稻秸秆生物炭≥对照;添加等量的水稻秸秆生物炭与水稻秸秆相比,土壤的有机碳矿化速率及累积矿化量明显降低。添加不同类型秸秆后,各处理土壤的有机氮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变化规律一致,均随着培养时间的推进呈现先减少然后缓慢增加再趋于平衡的趋势。而培养前期不同秸秆处理土壤的硝化速率及矿化速率出现负值,这可能与土壤发生反硝化作用及微生物对氮素的固持作用有关。因此,在碳氮比较高的秸秆还田过程中,需要适当添加外源氮肥进行调节,以减缓微生物对氮素的固持作用并利于养分释放。而且秸秆转化为生物炭进行还田,可以起到较好的增碳固氮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 [1] 绿肥在湘西烟田中的腐解和养分释放动态
    邓小华
    罗伟
    周米良
    田峰
    张明发
    江智敏
    郑宏斌
    张仲文
    [J]. 烟草科技, 2015, 48 (06) : 13 - 18
  • [2] 污泥生物质炭的碳、氮矿化特性及其对大棚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
    赵明
    蔡葵
    孙永红
    赵征宇
    朱准平
    [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 (01) : 215 - 220
  • [3] 不同稻秆炭和竹炭施用水平对小青菜产量、品质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刘玉学
    王耀锋
    吕豪豪
    陈庆飞
    陈义
    钟哲科
    杨生茂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 19 (06) : 1438 - 1444
  • [4] 湖南省主要植烟区域土壤有机氮矿化特性研究
    龙世平
    李宏光
    曾维爱
    崔新卫
    范海珊
    罗建新
    [J]. 中国烟草科学, 2013, 34 (03) : 6 - 9
  • [5] 添加蔗渣生物质炭对农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赵次娴
    陈香碧
    黎蕾
    肖和友
    刘坤平
    何寻阳
    苏以荣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13, (05) : 987 - 994
  • [6] 不同年限全量玉米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慕平
    张恩和
    王汉宁
    方永丰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 (03) : 291 - 296
  • [7] 砂姜黑土玉米秸秆有机碳的矿化特征
    张丽娟
    常江
    蒋丽娜
    徐姗
    章力干
    [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 (17) : 3575 - 3583
  • [8] 作物秸秆与城市污泥高温好氧堆肥产物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唐淦海
    刘郡英
    谷春豪
    赵秀兰
    王定勇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1) : 326 - 331
  • [9]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氮素矿化和硝化特征研究
    余泺
    高明
    慈恩
    王子芳
    魏朝富
    徐畅
    [J].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3) : 733 - 738
  • [10] 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田慎重;宁堂原;王瑜;李洪杰;仲惟磊;李增嘉;.应用生态学报.2010,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