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坝深层礁滩气田基本特征与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81
作者
郭彤楼
机构
[1] 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北部; 元坝气田; 岩性气藏; 碳酸盐岩; 生物礁; 原油裂解气; 成藏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四川盆地元坝气田主要气源岩为上二叠统龙潭组(吴家坪组),其生烃强度大,储层为上二叠统长兴组礁滩相白云岩,具有中低孔隙度、中低渗透率的特点,是一个受构造控制作用较小、以岩性圈闭为主,且埋藏深度大、高含硫化氢、常压、低地温梯度的大型气藏。东吴运动控制了晚二叠世沉积相与储层发育的位置,早中燕山运动控制了油气藏的形成,晚燕山运动以来的构造运动奠定了现今气藏的分布格局,适时发育的裂缝、大面积发育的礁滩相白云岩储层与烃源岩生烃高峰的有效匹配是气藏形成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114 +1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元坝气田长兴组储层特征与形成主控因素研究 [J].
郭彤楼 .
岩石学报, 2011, 27 (08) :2381-2391
[2]   川西岩性气藏地震勘探关键技术研究 [J].
段文燊 ;
吴朝容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3 (04) :1-6+184
[3]   川东北地区台地边缘礁、滩气藏沉积与储层特征 [J].
郭彤楼 .
地学前缘, 2011, 18 (04) :201-211
[4]   川西深层致密碎屑岩储层测井评价 [J].
张筠 ;
朱小红 ;
李阳兵 ;
吴见萌 ;
葛祥 .
天然气工业, 2010, 30 (01) :31-35+137
[5]   四川盆地二叠、三叠系环海槽礁、滩富气带勘探 [J].
王一刚 ;
洪海涛 ;
夏茂龙 ;
范毅 ;
文应初 .
天然气工业, 2008, (01) :22-27+161
[6]   四川盆地普光超大型气田的形成机制 [J].
马永生 .
石油学报, 2007, (02) :9-14+21
[7]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的发现与勘探启示 [J].
马永生 ;
郭旭升 ;
郭彤楼 ;
黄锐 ;
蔡勋育 ;
李国雄 .
地质论评, 2005, (04) :477-480
[8]   东吴运动性质的厘定及其时空演变规律 [J].
何斌 ;
徐义刚 ;
王雅玫 ;
肖龙 .
地球科学, 2005, (01) :89-96
[9]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分布规律、勘探方法与远景预测 [J].
王一刚 ;
刘划一 ;
文应初 ;
杨雨 ;
张静 .
天然气工业, 2002, (S1) :14-19+12
[10]   四川及邻区晚二叠世沉积作用及沉积盆地的发展 [J].
强子同 ;
文应初 ;
唐杰 ;
沈照国 .
沉积学报, 1990, (01) :7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