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8油层组岩性油藏特征

被引:49
作者
王昌勇 [1 ]
郑荣才 [1 ]
李忠权 [2 ]
王成玉 [3 ]
王海红 [3 ]
辛红刚 [3 ]
梁晓伟 [3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2]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石油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姬塬油田; 长8油层组; 岩性油藏; 鼻状构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典型的浅水三角洲沉积。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为指导,对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进行了精细地层对比和小层砂体的划分,在此基础上编绘出长8油层组顶面构造图及等时条件下小层砂体的平面展布图。编图发现,研究区长8顶面为具多个鼻状隆起的西倾单斜,油层的发育多与鼻状构造有关,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岩性油藏。自身具备良好生烃能力并紧邻长7油层组优质烃源岩、稳定的三角洲砂体、西倾单斜及鼻状隆起的构造背景是长8油层组形成岩性油藏的必要条件,长8油层组下部地层较上部地层、研究区西部较东部更容易形成岩性油藏,同时西部储层明显优于东部储层。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湖岸线控砂 [J].
李元昊 ;
刘池洋 ;
独育国 ;
王秀娟 ;
黄锦绣 .
古地理学报, 2009, 11 (03) :265-274
[2]   东营凹陷现河油田河4区块沙二10砂组储层特征与预测 [J].
王昌勇 ;
郑荣才 ;
李业会 ;
陈守春 ;
李瑰丽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6 (02) :159-164
[3]   大型敞流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与湖盆中心砂体的形成与分布 [J].
邹才能 ;
赵文智 ;
张兴阳 ;
罗平 ;
王岚 ;
刘柳红 ;
薛叔浩 ;
袁选俊 ;
朱如凯 ;
陶士振 .
地质学报, 2008, (06) :813-825
[4]   鄂尔多斯盆地庆阳地区晚三叠世延长期长8沉积期物源与沉积体系研究 [J].
杨斌虎 ;
白海强 ;
戴亚权 ;
查理 ;
李健 ;
靳文奇 ;
刘新菊 .
古地理学报, 2008, (03) :251-259
[5]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浊积岩体系及油气勘探意义 [J].
陈全红 ;
李文厚 ;
郭艳琴 ;
梁积伟 ;
崔军平 ;
张道锋 .
地质学报, 2006, (05) :656-663
[6]   惠民凹陷临邑洼陷岩性油藏控制因素分析 [J].
张小莉 ;
查明 .
沉积学报, 2006, (02) :289-293
[7]   沉积有机含氮化合物的成因及其分布综述 [J].
肖七林 ;
何生 ;
李水福 .
地质科技情报, 2005, (03) :60-66
[8]   博兴洼陷下第三系沙四上亚段和沙三段岩性油藏形成机制 [J].
苏永进 ;
蒋有录 ;
廉庆存 ;
宋建勇 ;
石世革 .
石油学报, 2005, (05) :32-36
[9]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长8油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层序演化 [J].
杨友运 ;
张蓬勃 ;
张忠义 .
地质科技情报, 2005, (01) :45-48
[10]   高分辨率层序分析在河流相砂体等时对比中的应用 [J].
郑荣才 ;
柯光明 ;
文华国 ;
高红灿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64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