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霍丘早寒武世沉积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10
作者
杨志坚
机构
关键词
早寒武世; 雨台山; 下寒武世; 寒武纪; 凤台砾岩; 灰岩; 十里长山; 化石层; 生物层; 磷块岩; 磷质岩; 矿石; 层位; 古地理图; 自然地理图; 古生物; 庙台; 竹寺; 碎屑岩; 碎屑沉积岩; 震旦系; 岩相; 沉积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前言淮南、霍丘-固始及豫西,是中朝地块上寒武系最发育的地区之一。豫西及本区全属淮阳地盾北緣,与华南寒武紀沉积仅有淮阳古陆之隔,所以在解决华北与华南寒武系对此問題上,本区及豫西、秦岭北坡应为关键地区。淮南、霍丘的寒武系,解放前,先后有謝家荣及孙殿卿作过描述,但未作詳細分层。解放后,叶連俊等在調查淮南凤台磷矿地貭时,曾对寒武系作过研究,提出了重要見解。特別是1955—1956年徐嘉煒等对淮南震旦系、寒武系剖面的研究尤为重要,他从古生物及岩相等观点出发,对淮南寒武系作了詳細分层,找到了較多的海相动物化石,并认为淮南有早于饅头期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82 / 1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淮南、冀东震旦、寒武系分界问题的商榷 [J].
潘江 ;
薛志照 .
地质论评, 1959, (02) :76-79+59
[2]   豫西下古生界地层及其对比问题 [J].
杨志坚 .
地质学报, 1958, (04) :473-510+537
[3]   秦岭东部寒武纪三叶虫的新发现 [J].
Л.и.叶戈洛娃 ;
项礼文 .
古生物学报, 1958, (04) :3-14
[4]   华北南部寒武系下限问题 [J].
徐嘉炜 .
地质论评, 1958, (01) :41-55+90
[5]   淮南寒武纪沉积 [J].
徐嘉炜 .
合肥矿业学院学报, 1956, (00) :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