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雇佣关系背景下雇佣关系稳定性研究——基于可雇佣能力视角

被引:6
作者
凌玲
机构
[1]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可雇佣能力; 雇佣关系稳定性; 新型雇佣关系;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3.05.009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雇佣关系稳定性是新型雇佣关系背景下面临的现实困境之一。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发现,直接研究雇佣关系稳定性与可雇佣能力二者关系的文献较为缺乏。据此,本文首先总结我国雇佣稳定性变迁的三个阶段,进而提出"可雇佣能力"是平衡员工的就业保障性与灵活性、组织的变革需要与构建竞争优势的枢纽。可雇佣能力与雇佣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从可雇佣能力的角度保持雇佣关系稳定的雇佣策略创新在于重构以可雇佣能力为核心的心理契约,构建弹性化、差异化和匹配度高的雇佣关系模式。拜耳中国公司的实践表明,员工可雇佣能力提升能够实现企业与员工共赢。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可雇佣性开发:概念及其意义附视频 [J].
谢晋宇 .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1, (01) :46-54
[2]   80后员工“职业观”分析 [J].
周石 .
管理世界, 2009, (04) :184-185
[3]   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对策研究 [J].
王霆 ;
曾湘泉 .
教育与经济, 2009, (01) :1-4
[4]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发展趋势 [J].
龙立荣 ;
方俐洛 ;
凌文辁 .
心理学动态, 2001, (04) :347-351
[5]  
企业雇佣关系稳定性研究.[M].张宝贵; 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6]  
员工管理新变革.[M].(美) 卡佩利; 著.商务印书馆.2006,
[7]  
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曾湘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300-055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