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神狐海域甲烷水合物BHSZ与BSR的比较研究

被引:14
作者
张毅 [1 ,2 ]
何丽娟 [1 ]
徐行 [3 ]
汪集旸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甲烷水合物; 似海底反射层; 稳定带底界; 游离气; 理论误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天然气水合物(主要是甲烷水合物)因其重要的资源、环境意义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其在海底沉积物中的稳定存在及分布受温度、压力、甲烷供应量等因素的控制.勘探工作中,经常把似海底反射层(BSR)对应于甲烷水合物的稳定带底界(BHSZ).通过对南海北部地区甲烷水合物BHSZ与BSR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在南海北部部分地区二者并不一致,二者之间的误差较大且呈一定的规律性分布.在神狐地区北部,水深较浅、沉积速率较快,BHSZ与BSR的误差为负,绝对值达192%;而在水深较深、基底为隆起的、沉积速率相对慢的神狐东南部,BHSZ与BSR的误差逐渐过渡到为正值,误差约为45%.我们综合分析了由速度-深度关系、BSR深度处反射时间、海底温度、平均热导率、静水/静岩压力模型、水合物稳定P-T方程等参数、流体活动性等计算参数可导致的的误差范围,最后认为导致BHSZ与BSR之间误差的主要因素可能是对BSR的理论认识上,在南海北部地区地震反射识别的部分BSR对应的可能是游离气带顶界(TFGZ)或古BSR或仅仅是由近水平地层或不整合面封存的含气层,而非传统意义上对应于BHSZ的BSR.而造成BHSZ与BSR规律性分布的基础地质因素则可能为在张裂基底上不同构造部位发育的不同的沉降、沉积过程及其热响应,进而造成不同的甲烷生成量、聚集量以及不同的水合物系统相对沉积物的迁移速率,最后产生不同深度的游离气顶界或不同深度的残留异常"古BSR"或含气层.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9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中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J].
张洪涛 ;
张海启 ;
祝有海 .
中国地质, 2007, (06) :953-961
[2]   南海东北部973剖面BSR及其热流特征 [J].
宋海斌 ;
吴时国 ;
江为为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5) :1508-1517
[3]   天然气水合物体系的相平衡及甲烷溶解度计算 [J].
苏正 ;
陈多福 ;
冯东 ;
刘芊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01) :239-246
[4]   南海西沙海槽地区的海底热流测量 [J].
徐行 ;
施小斌 ;
罗贤虎 ;
刘方兰 ;
郭兴伟 ;
沙志斌 ;
杨小秋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6, (04) :51-58
[5]   南海北部陆坡坳隆断裂带中水合物赋存的温压场环境 [J].
王宏斌 ;
黄永样 ;
梁劲 ;
刘学伟 ;
梁金强 ;
李灿苹 ;
沙志彬 ;
龚跃华 .
现代地质, 2006, (01) :103-108
[6]   外界条件变化对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曲线及稳定带厚度的影响 [J].
王淑红 ;
宋海斌 ;
颜文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5, (03) :761-768
[7]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影响因素 [J].
金春爽 ;
汪集旸 ;
张光学 .
矿床地质, 2005, (04) :388-397
[8]   南海南部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及资源量估算 [J].
王淑红 ;
宋海斌 ;
颜文 ;
施小斌 ;
阎贫 ;
樊栓狮 .
天然气工业, 2005, (08) :24-27+4
[9]   南海中部近代沉积物中烃类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来源 [J].
林卫东 ;
沈平 ;
徐永昌 ;
周永章 .
沉积学报, 2005, (01) :170-174
[10]   基于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数据计算南海北部陆坡海底热流 [J].
王宏斌 ;
梁劲 ;
龚跃华 ;
黄永样 ;
刘学伟 ;
沙志彬 .
现代地质, 2005, (01) :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