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造山带前陆阳新二长质侵入体的矿物化学、地球化学与锆石SHRIMP定年

被引:24
作者
薛怀民 [1 ]
董树文 [2 ]
简平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
关键词
锆石; SHRIMP; 阳新岩体; 前陆; 大别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7 [区域矿产、矿产分布];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阳新岩体是个由三期侵位形成的复式岩体,其中作为主体的第二期占了整个岩体出露面积的90%以上,其锆石U-PB SHRIMP年龄为134±2MA,为典型的燕山晚期侵入体,而不是早先认为的属燕山早期.该岩体内主要暗色矿物角闪石和黑云母都以富镁为特征,表明其母岩浆来源深,与地幔具有近缘性.地球化学上该岩体以高铝(AL2O3=15.92%16.38%)、偏碱(NA2O+K2O为6.95%7.37%)、富钠(NA2O/K2O为1.47~1.94)、高SR(816~897ΜG/G)、富集强不相容元素RB,U,TH,K及轻稀土元素,而亏损重稀土元素和Y为特征,轻、重稀土元素的分馏程度强((LA/YB)N=17.83~20.86),地球化学的总体特征虽与典型的埃达克岩有所差别,但非常类似.推测岩浆的形成可能与大别山造山带山根拆沉后底侵玄武岩的部分熔融有关.该岩体自固结至今大约抬升了5KM,抬升速率仅约0.04MM/A,远低于造山带内晚中生代的剥蚀程度,只是到了新生代,两地的抬升剥蚀速率才可能相近.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4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 [11] 大别地块超高压变质期后伸展变形及超高压变质岩石折返过程
    索书田
    钟增球
    游振东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1) : 9 - 17
  • [12] 秦岭-大别造山带下地壳拆沉作用
    高山
    张本仁
    金振民
    H.Kern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6) : 532 - 541
  • [13] 江西城门山铜矿铼-锇同位素年龄研究
    吴良士
    邹晓秋
    [J]. 矿床地质, 1997, (04) : 89 - 94
  • [14] 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位一体大型、超大型铜矿形成机制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马振东
    单光祥
    [J]. 矿床地质, 1997, (03) : 34 - 43+51
  • [15] 安徽沙溪含铜斑岩40Ar-39Ar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傅斌
    任启江
    邢凤鸣
    徐兆文
    胡文瑄
    郑永飞
    [J]. 地质论评, 1997, (03) : 310 - 316
  • [16] 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年代学研究
    吴才来
    周打若
    黄许陈
    张成火
    黄文明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6, (04) : 12 - 19
  • [17] 长江中下游岩带含铜岩体的Pb、Sr、Nd同位素特征
    陈江峰,周泰禧,邢凤鸣,徐祥,徐立华
    [J]. 地球学报, 1994, (Z1) : 111 - 116
  • [18] 同位素地质在鄂东南铜铁矿床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苏欣栋,刘陶梅
    [J]. 地质与勘探, 1994, (01) : 27 - 32
  • [19] 横断山区花岗岩类中角闪石的标型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谢应雯
    张玉泉
    [J]. 矿物学报, 1990, (01) : 35 - 45
  • [20] 华南两个不同成因系列花岗岩的云母标型特征
    杨文金
    王联魁
    张绍立
    徐文新
    [J]. 矿物学报, 1986, (04) : 298 -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