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湖菹草腐烂分解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46
作者
张菊 [1 ]
邓焕广 [1 ,2 ]
吴爱琴 [1 ]
陈诗越 [1 ]
王东启 [2 ]
机构
[1]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菹草; 腐烂分解; 营养元素; 环境影响; 东平湖;
D O I
10.13671/j.hjkxxb.2013.09.035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于2011年6月—7月在现场采用网袋法研究了东平湖沉水植物菹草的分解失重和营养元素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菹草在0~14d腐烂分解较快,40d可分解约80%的生物量,年残留率为5.0%,与一次指数模型相比,二次指数模型Wt/W0=0.785e-0.386t+0.215e-0.004t(R2=0.876)能更好的描述菹草分解失重动态.菹草残留物中各营养元素的损失与干重衰减不同步,C、N、S含量在1~20d内表现为上升,20~30d显著下降,30~40d略有增加但变化较小;P含量在1~6d显著下降,随后呈缓慢上升趋势.菹草各营养元素的累积释放率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在14d和25d达到峰值,在腐烂初期(0~8d)表现为P>S>C>N,8d后(10~40d)表现为P>C>S>N.各营养元素的释放主要集中在菹草腐烂分解的前期(0~14d),初步估算东平湖内该期间C、N、S、P的释放量约为12510t、1187t、147t和235t,相当于水中C、N、S、P分别增加约29.9、2.84、0.35、0.56mg·L-1,易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东平湖菹草年残留量约为2090t(干重),约占东平湖沉积通量的0.6%,对湖泊的填平作用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2590 / 259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富营养条件下水质对伊乐藻与菹草生物质腐烂速率的影响 [J].
谢林伸 ;
莫妙兴 .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 (30) :14630-14632
[2]   菹草生长对沉积物间隙水中各形态磷浓度的影响 [J].
宋康 ;
王国祥 ;
王文林 ;
周贝贝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2, 28 (02) :165-170
[3]   白洋淀菹草不同生长期生物量及营养价值变化动态 [J].
任文君 ;
吴亦红 ;
田在锋 ;
刘霞 ;
宁国辉 ;
谢建治 ;
王华 .
草业学报, 2012, 21 (01) :24-33
[4]  
沉水植物生长期对沉积物和上覆水之间磷迁移的影响[J]. 王立志,王国祥,俞振飞,周贝贝,陈秋敏,李振国.环境科学. 2012(02)
[5]   杭州西湖北里湖荷叶枯落物分解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J].
史绮 ;
焦锋 ;
陈莹 ;
李太谦 .
生态学报, 2011, 31 (18) :5171-5179
[6]  
扰动强度对菹草浸泡过程中氮磷碳释放的影响[J]. 卢少勇,陈建军,覃进,金相灿,黄国忠,黄民生.环境科学. 2011(07)
[7]  
菹草种群对湖泊水质空间分布的影响[J]. 王锦旗,郑有飞,王国祥.环境科学. 2011(02)
[8]  
Nutrient concentration variations during Oenanthe javanica growth and decay in the ecological floating bed system[J]. Xiaohong Zhou 1,2 ,Guoxiang Wang 21.School of the Environment,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2.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Colleg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46, Chin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0(11)
[9]   近百年来东平湖沉积通量变化与环境 [J].
陈影影 ;
陈诗越 ;
姚敏 ;
刘加珍 ;
张菊 .
沉积学报, 2010, 28 (04) :783-789
[10]   东平湖水体中氮磷的分布特征及其富营养化评价附视频 [J].
何德进 ;
邢友华 ;
姜瑞雪 ;
程丽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08) :45-4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