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地产权结构与市场化流转:理论与实证分析

被引:5
作者
徐美银
机构
[1]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农地产权结构; 剩余索取权; 剩余控制权; 土地流转; 农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结构具有三方面特征:农地所有权主体的土地权利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弱化、土地产权存在着较大范围的公共域、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内涵不够完整。在这种产权结构约束下,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未来预期收益远高于现期收益,土地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在整个产权结构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会对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土地的剩余索取权价值包括社会保障价值、资产投资价值和未来增加价值。由于在现有制度安排下农户只能获取土地增值收益的小部分,因而农户倾向于采取等待策略,即拥有土地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土地流转差异,主要形成原因在于土地剩余索取权价值的实现程度不同。应该改革现有土地产权制度,加快土地流转市场化建设,给予农民包括剩余索取权价值在内的土地流转收益,加快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速度,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与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基于江苏省469户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 [J].
冀县卿 ;
钱忠好 .
江海学刊, 2011, (06) :88-93+238
[2]   农地流转对农户生产率的影响——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 [J].
陈训波 ;
武康平 ;
贺炎林 .
农业技术经济, 2011, (08) :65-71
[3]   基于前景理论视角的农民土地流转行为决策分析 [J].
陈超 ;
任大廷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1, 32 (02) :18-21
[4]   城镇化背景下的农地产权制度及相关问题 [J].
赵阳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 (02) :20-25
[5]   基于ESPC分析框架的我国农地所有制改革路径研究 [J].
钱忠好 ;
徐美银 .
学术研究, 2010, (10) :36-42
[6]   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农村土地流转经济绩效评价 [J].
岳意定 ;
刘莉君 .
中国农村经济, 2010, (08) :36-47
[7]   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上市:市场失灵与其政策矫正 [J].
马凯 ;
钱忠好 .
中国土地科学, 2010, 24 (03) :65-69+80
[8]   农户家庭农地流转行为的变迁和形成根源——1986—2005年长三角15村调查 [J].
史清华 ;
徐翠萍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3) :1-9
[9]   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 [J].
陈剑波 .
经济研究, 2006, (07) :83-91
[10]   交易费用、产权公共域与农地征用中农民土地权益侵害 [J].
肖屹 ;
钱忠好 .
农业经济问题, 2005, (09) :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