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上住宅社会权的意义及其实现

被引:9
作者
张震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关键词
住宅问题; 宪法; 住宅不受侵犯; 住宅社会权;
D O I
10.13415/j.cnki.fxpl.2015.01.004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作为人权保障书,宪法应该为公民的基本居住需求提供根本保障。我国现行宪法使用住宅而非住房的措辞,意在强调保障公民的基本居住需要。从权利逻辑、现代宪法权利的属性、以及我国住宅权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住宅之社会权属性在宪法上应该被强调。住宅社会权的基本内涵,即国家应该保障公民适足的住宅权。综合宪法文本资源、进行宪法解释和住宅权立法等可为住宅社会权提供多重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2]   社会权国家义务的实践维度——以公租房制度为例 [J].
张震 .
当代法学, 2014, 28 (03) :38-45
[3]   法律权利的逻辑分析:结构与类型 [J].
雷磊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 20 (03) :54-75
[4]   论中国宪法学的“制度研究”传统及其转型 [J].
任喜荣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 54 (03) :75-83+173
[5]   八二宪法的人权逻辑——以三十年社会变迁为背景 [J].
张震 .
北方法学, 2012, 6 (06) :32-38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理论研究 [J].
任喜荣 .
当代法学, 2012, 26 (06) :3-12
[7]   宪法中住宅概念之研究 [J].
廖丹 .
法学评论, 2011, 29 (02) :23-29
[8]   论宪法上的社会权 [J].
上官丕亮 .
江苏社会科学, 2010, (02) :135-141
[9]   宪法学为什么要以宪法文本为中心? [J].
张翔 .
浙江学刊, 2006, (03) :14-22
[10]  
住宅权研究[D]. 杨英文.吉林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