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南主要干旱河谷生态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20
作者
杨兆平
常禹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干旱河谷; 生态环境; 生态恢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广泛查阅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到目前为止,对干旱河谷生态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土特征和土壤养分水分分布特征、植被状况及生态恢复上。认为干旱河谷生态研究的进一步工作应该注重人为因素的研究,对干旱河谷区人口与生态环境间不协调的方面进行干预,以实现该区域人口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加强景观生态学研究和多尺度集成,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方法来探讨干旱河谷景观结构和功能的相应变化,寻求维持区域生态安全的关键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3+99 +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横断山区干旱河谷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J].
孙辉 ;
唐亚 ;
黄雪菊 ;
黄成敏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5, (03) :54-61
[2]   岷江干旱河谷植物群落生态梯度分析 [J].
冶民生 ;
关文彬 ;
白占雄 ;
马克明 ;
刘国华 ;
汪西林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5, (02) :70-75
[3]   泥石流流域生态经济分区及关键调控措施——以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龙洞沟为例 [J].
周麟 ;
谢洪 ;
王道杰 ;
王士革 ;
陈晓清 ;
游勇 .
山地学报, 2004, (06) :687-692
[4]   岷江干旱河谷植被分类及其主要类型 [J].
关文彬 ;
冶民生 ;
马克明 ;
刘国华 ;
汪西林 .
山地学报, 2004, (06) :679-686
[5]   岷江干旱河谷植物群落物种周转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关文彬 ;
冶民生 ;
马克明 ;
刘国华 ;
汪西林 ;
谭辉 .
生态学报, 2004, (11) :2367-2373
[6]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龙洞沟泥石流及其防治 [J].
谢洪 ;
王士革 ;
周麟 ;
陈晓清 ;
游勇 ;
王道杰 .
自然灾害学报, 2004, (05) :20-25
[7]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农林边界影响域的研究 [J].
李丽光 ;
何兴元 ;
李秀珍 ;
问青春 ;
赵永华 ;
胡志斌 ;
常禹 ;
朱亚平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4, (10) :1804-1808
[8]   攀西干旱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对策 [J].
谢以萍 ;
杨再强 .
贵州林业科技, 2004, (01) :8-12
[9]   攀西干旱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对策 [J].
谢以萍 ;
杨再强 .
贵州林业科技, 2004, (01) :8-12
[10]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植物群落分布的环境与空间因素分析 [J].
张文辉 ;
卢涛 ;
马克明 ;
周建云 ;
刘世梁 .
生态学报, 2004, (03) :552-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