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钾对杂交水稻B优827籽粒淀粉含量及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张玲
谢崇华
李伟
杨国涛
机构
[1]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氮素; 钾素; 直链淀粉含量; 可溶性淀粉合成酶; 淀粉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 相关性;
D O I
10.16819/j.1001-7216.2008.05.018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优质杂交籼稻B优827为材料,通过施用不同水平的氮、钾肥,并在B优827灌浆时段测定籽粒的直链淀粉、总淀粉含量以及淀粉合成酶的活性,分析氮、钾对水稻灌浆过程中籽粒淀粉积累、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以及直链淀粉的积累与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间的相关性。B优827的直链淀粉含量在开花后20d内呈线性增加,开花20d后有所下降;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活性变化呈单峰曲线,开花后12d酶活性达到了最高值,以后随天数增加而迅速降低;淀粉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活性变化呈单峰曲线,开花后15d酶活性达到最高值,开花后15d籽粒直链淀粉含量也接近最高值;灌浆中后期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淀粉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BSS)与直链淀粉含量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增施氮肥可以提高SSS和GBSS活性,施钾肥在生育前期提高SSS和GBSS活性,后期抑制两者的活性;氮肥和钾肥均有促进淀粉积累的作用,但氮肥施用量过高时会抑制淀粉的积累。适当控施氮肥、增施钾肥是提高B优827籽粒产量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551 / 5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水稻直链淀粉含量的分子遗传研究 [J].
陈跃进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195-198
[12]   水稻灌浆期籽粒中3个与淀粉合成有关的酶活性变化 [J].
杨建昌 ;
彭少兵 ;
顾世梁 ;
R.M.Visperas .
作物学报, 2001, (02) :157-164
[13]   早籼稻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合成酶的变化及温度效应特征 [J].
程方民 ;
蒋德安 ;
吴平 ;
石春海 .
作物学报, 2001, (02) :201-206
[14]   水稻生育后期施N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朱碧岩,曾慕衡 .
陕西农业科学, 1994, (04) :20-21
[15]   施肥对稻米品质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J].
周瑞庆 .
湖南农学院学报, 1989, (03) :1-6
[16]   栽培密度和施肥方法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 [J].
吕川根 .
中国水稻科学, 1988, (03) :141-144
[17]   肥料种类及营养元素对稻米产量与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J].
周瑞庆 .
作物研究, 1988, (01)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