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36
作者
李焕 [1 ]
徐建春 [1 ]
李翠珍 [1 ]
徐知渊 [2 ]
范晓娟 [1 ]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土地研究所
[2]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关键词
BP人工神经网络; 土地集约利用; 开发区; 浙江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为了研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新方法,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对浙江省11个市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浙江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普遍偏高,无论是用地效益还是用地结构状况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也处于领先地位。(2)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存在空间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高、中平、南北低。(3)集约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903。BP人工神经网络能够克服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不利影响,具有巨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南方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浙江、四川、贵州、海南为例 [J].
蔡昕 ;
曾维忠 ;
张华 ;
李莉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 (14) :314-318
[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人工神经网络判定——以深圳市为例 [J].
常青 ;
王仰麟 ;
吴健生 ;
李双成 .
中国土地科学, 2007, (04) :26-31
[3]   土地市场发育与土地利用集约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江苏省开发区为例 [J].
曲福田 ;
吴郁玲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3) :445-454
[4]   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周伟 ;
王秀兰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02) :491-493
[5]   2005年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调查研究——17省调查结果及政策建议 [J].
叶剑平 ;
蒋妍 ;
罗伊普罗斯特曼 ;
朱可亮 ;
丰雷 ;
李平 .
管理世界, 2006, (07) :77-84
[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玻璃瓶裂纹检测模型 [J].
严太山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15) :182-183
[7]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国有土地价格评估的探讨 [J].
苑韶峰 ;
吕军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4, (02) :188-191+203
[8]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J].
李双成 ;
郑度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1) :68-76
[9]   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以江苏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J].
龙花楼 ;
蔡运龙 ;
万军 .
地理学报, 2000, (06) :719-728
[10]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 [J].
陶志红 .
中国土地科学, 2000, (0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