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建设:指数与指向

被引:68
作者
张炜 [1 ]
周洪宇 [2 ]
机构
[1]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建设指数; CIPP模式; 国家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现代化视域下,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在于通过强大的国家教育能力,全面确保教育中人的现代性增长。从其内涵特征来看,教育强国是指教育综合实力、教育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和教育服务贡献能力、教育治理能力、教育国际竞争力和教育影响力强大且显著的国家。在决策导向分析框架下,从构建的教育强国建设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中国得分为74.56,在世界主要的60个国家中居第24位,处于准教育强国的前列。基于中国教育强国建设指数的“低投入、高产出”类和“后发外生”型国家的综合判断,中国推进教育强国硬实力建设应借鉴同类型教育强国经验,充分利用好后发优势,聚焦教育过程性指标监控和教育产出性指标提升;在软实力建设上应坚持“绿色协调”、“不唯速度”原则,坚定走中国式教育强国新道路;在推进策略上应着重激发国家高等教育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5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标准、进程预测与路径选择 [J].
别敦荣 ;
易梦春 .
教育研究, 2021, 42 (02) :63-79
[2]   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中之重 [J].
顾明远 .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42 (04) :2-3
[3]   教育的品质:教育强国的“软实力” [J].
吴康宁 .
教育发展研究, 2015, (11) :1-4+48
[4]   新人力资本理论——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动态 [J].
李晓曼 ;
曾湘泉 .
经济学动态, 2012, (11) :120-126
[5]   教育强国追赶期指标体系研究 [J].
张丽 .
当代教育科学, 2010, (03) :17-21
[6]   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概念 [J].
冯增俊 .
教育研究, 1999, (03) :12-19
[7]  
以标准引领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N]. 杨小微.&nbsp&nbsp社会科学报. 2019 (004)
[8]  
OECD教育指标引领教育发展研究[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黄忠敬, 2019
[9]  
教育强国[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书国, 2018
[10]  
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发展新趋势[M]. 科学出版社 , 张惠,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