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标准、进程预测与路径选择

被引:123
作者
别敦荣 [1 ,2 ]
易梦春 [3 ]
机构
[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2]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3] 厦门市社会科学院科研部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质量发展; 普及化标准; 普及化进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衡量普及化发展水平不仅有规模标准,还有公平、制度和质量标准。普及化进程的快慢并不完全由高等教育本身决定,在人口变化、经济发展、教育与高考制度、政策与环境需要等要素影响下,全球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呈现三种模式:快速推进模式、中速推进模式和慢速推进模式。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进程必将继续推进。就推进速度而言,比较可取的选择是采取稳健的中速推进模式。若按此模式推进,2030年前后,我国高等教育将进入普及化中级阶段,学生规模需要增加1 000万以上。顺利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由初级向中高级阶段发展,有关各方须积极作为:扩大受众人群培养更多更好的生源,制定更具包容性的高等教育政策,保障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所需资源充足,以开放的心态创新高等教育发展理念。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9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日本大学入学统一考试改革:目标、路径及挑战 [J].
周冲 ;
李昱辉 .
比较教育研究, 2019, 41 (05) :28-35
[2]   先赋抑或自致?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叶晓梅 ;
杜育红 .
教育科学研究, 2019, (01) :35-42
[3]   普及化趋势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格局——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相关数据的分析 [J].
别敦荣 ;
易梦春 .
教育研究, 2018, 39 (04) :135-143+149
[4]  
UNESCO政策文件:确保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六种途径[J]. 卫香萍.世界教育信息. 2017(12)
[5]   德国大学入学招生制度的基本程序及其变革与走向 [J].
刘敏 ;
王苏雅 .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6, (07) :20-25
[6]   普及化高等教育理念及其实践要求 [J].
别敦荣 ;
王严淞 .
中国高教研究, 2016, (04) :1-8
[7]   韩国大学招生制度的变革与走向 [J].
张德强 .
比较教育研究, 2013, 35 (08) :29-34
[8]   统一性和多样化并存的日本大学招生考试制度 [J].
李润华 .
比较教育研究, 2011, 33 (02) :45-49
[9]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道路上的公平问题研究 [J].
别敦荣 ;
朱晓刚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 (03) :54-59
[10]   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述评 [J].
谢作栩 .
现代大学教育, 2001, (05)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