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无机CO2与油气充注的时间记录

被引:14
作者
高玉巧
刘立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无机CO2; 油气充注; 时间记录; 乌尔逊凹陷; 海拉尔盆地;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7.04.018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存在无机CO2与油气双重充注。通过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流体包裹体分析、伊利石K-Ar测年及岩浆岩U-Pb定年等,确定了含片钠铝石砂岩的成岩共生序列,建立了无机CO2与油气充注的时间框架。CO2气注入前形成的自生矿物组合主要为次生加大石英和高岭石,在次生加大石英形成早—中期油气开始充注。油气注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于120Ma开始至90~105Ma达到充注高峰,持续充注到63Ma或者更晚。CO2注入晚于油气大规模充注,最早时间为90Ma,与研究区花岗岩、流纹岩等岩浆岩年龄相差较大。研究区辉绿玢岩锆石多数颗粒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6.2±2.1Ma,代表了岩浆侵位结晶形成辉绿玢岩的年龄。结合片钠铝石和铁白云石是砂岩中最晚形成的自生矿物,认为CO2注入时间相对较晚,可能为46.2±2.1Ma或者更晚。含片钠铝石砂岩中保存了CO2充注驱油的迹象。
引用
收藏
页码:574 / 58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21]   苏北盆地溪桥含氦天然气田地质特征及含氦天然气勘探前景 [J].
郭念发 ;
尤孝忠 ;
徐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5) :24-26+13
[22]   莺歌海盆地底辟带热流体输导系统及其成因机制 [J].
解习农 ;
李思田 ;
胡祥云 ;
董伟良 ;
张敏强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3) :247-256
[23]   热流体活动示踪标志及其地质意义——以莺歌海盆地为例 [J].
解习农 ;
李思田 ;
董伟良 ;
张敏强 ;
杨计海 .
地球科学, 1999, (02) :75-80
[24]   海拉尔盆地苏仁诺尔成藏系统 [J].
张吉光 ;
张宝玺 ;
陈萍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1) :3-5
[25]   利用自生伊利石K-Ar定年分析烃类进入储集层的时间 [J].
王飞宇 ;
何萍 ;
张水昌 ;
赵孟军 ;
雷加锦 .
地质论评, 1997, (05) :540-546
[26]   海拉尔盆地碳钠铝石分布与油气的关系 [J].
徐衍彬 ;
陈平 ;
徐永成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4, (04) :32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