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岩渗流-化学-损伤软化过程中能量耗散机制

被引:18
作者
周翠英 [1 ,2 ]
苏定立 [3 ,2 ]
刘镇 [1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中山大学岩土工程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3] 中山大学工学院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关键词
红层软岩; 能量耗散; 渗流-化学-损伤效应; 软化;
D O I
10.13544/j.cnki.jeg.2018-338
中图分类号
TU45 [岩石(岩体)力学及岩石测试];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红层软岩具有遇水软化特性,在降雨条件下渗流、化学、力学损伤等多效应综合作用造成工程地质灾害,是岩土工程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基于能量耗散原理,研究了软岩软化过程中的渗流、化学、损伤效应,提取了主要的渗流、化学、损伤能量变量,讨论了渗流-化学-损伤效应对软岩软化过程的作用以及能量耗散的机制,结合软岩三轴试验分析了能量耗散过程。结果表明:在渗流-化学-损伤效应共同作用下,水在软岩中形成渗流,渗流的作用加速了软化进程;软岩与渗流之间的化学作用加速了裂隙-孔隙损伤的发展;软岩裂隙-孔隙损伤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了渗流及化学的作用。从能量角度来看,软岩软化后可承受的极限应变能量减少,渗流提供了能量同时也通过化学效应消耗了软岩自身的能量,降低了强度并引发损伤,因此,软岩软化的过程是一个能量耗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渗流、化学、力学损伤等能量的涨落及耗散、物质交换、非线性正反馈作用,使得软岩经历从平衡态到非平衡态相变,最终软化破坏形成了耗散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477 / 48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基于改进Harris函数的岩石统计损伤软化模型 [J].
黄海峰 ;
巨能攀 ;
李路 ;
肖金武 ;
李萌 ;
白洁 ;
卢向涛 .
工程地质学报, 2018, 26 (02) :520-527
[2]   深部软岩与水作用后的强度软化特性及化学分析 [J].
郭宏云 ;
赵健 ;
柳培玉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 37(S1) (S1) :3374-3381
[3]   岩石内应力的基本特征及研究进展 [J].
陈卫昌 ;
王思敬 ;
傅焕然 .
工程地质学报, 2018, 26 (01) :62-72
[4]   一种测量岩石压缩裂纹扩展过程声波波速的连续测量方法 [J].
张晓平 ;
王思敬 ;
刘泉声 .
工程地质学报, 2018, 26 (01) :91-96
[5]   红层软岩遇水崩解特性试验及其界面模型 [J].
潘艺 ;
刘镇 ;
周翠英 .
岩土力学, 2017, 38 (11) :3231-3239
[6]   巴东组紫红色泥岩干湿循环崩解特征试验研究 [J].
申培武 ;
唐辉明 ;
汪丁建 ;
何成 ;
张雅慧 .
岩土力学, 2017, 38 (07) :1990-1998
[7]   水-应力作用下软岩破坏面倾角的概率分析 [J].
易成城 ;
刘镇 ;
周翠英 .
工程地质学报, 2016, 24 (06) :1262-1268
[8]   水–岩作用下红层软岩力学特性劣化规律研究 [J].
邓华锋 ;
周美玲 ;
李建林 ;
方景成 ;
肖瑶 ;
张恒宾 ;
王晨玺杰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S2) (S2) :3481-3491
[9]   酸碱溶液环境中软岩的崩解试验及能量耗散特征研究 [J].
黄明 ;
詹金武 .
岩土力学, 2015, 36 (09) :2607-2612+2623
[10]  
Hydrophilic and strength-softening characteristics of calcareous shale in deep mines[J]. Hongyun Guo,Manchao He,Chonghua Sun,Bing Li,Feng Zhang.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