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岩渗流-化学-损伤软化过程中能量耗散机制

被引:18
作者
周翠英 [1 ,2 ]
苏定立 [3 ,2 ]
刘镇 [1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中山大学岩土工程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3] 中山大学工学院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关键词
红层软岩; 能量耗散; 渗流-化学-损伤效应; 软化;
D O I
10.13544/j.cnki.jeg.2018-338
中图分类号
TU45 [岩石(岩体)力学及岩石测试];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红层软岩具有遇水软化特性,在降雨条件下渗流、化学、力学损伤等多效应综合作用造成工程地质灾害,是岩土工程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基于能量耗散原理,研究了软岩软化过程中的渗流、化学、损伤效应,提取了主要的渗流、化学、损伤能量变量,讨论了渗流-化学-损伤效应对软岩软化过程的作用以及能量耗散的机制,结合软岩三轴试验分析了能量耗散过程。结果表明:在渗流-化学-损伤效应共同作用下,水在软岩中形成渗流,渗流的作用加速了软化进程;软岩与渗流之间的化学作用加速了裂隙-孔隙损伤的发展;软岩裂隙-孔隙损伤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了渗流及化学的作用。从能量角度来看,软岩软化后可承受的极限应变能量减少,渗流提供了能量同时也通过化学效应消耗了软岩自身的能量,降低了强度并引发损伤,因此,软岩软化的过程是一个能量耗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渗流、化学、力学损伤等能量的涨落及耗散、物质交换、非线性正反馈作用,使得软岩经历从平衡态到非平衡态相变,最终软化破坏形成了耗散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477 / 48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21]  
The role of the chemical environment in frictional deformation: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and comminution[J] . J. Dunning,B. Douglas,M. Miller,S. McDonald.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 . 1994 (1)
[22]   基于能量耗散原理的红砂岩崩解机制研究 [J].
刘晓明 ;
熊力 ;
刘建华 ;
赵明华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2 (10) :3143-3149
[23]   软岩饱水试验与软化临界现象研究 [J].
周翠英 ;
朱凤贤 ;
张磊 .
岩土力学, 2010, 31 (06) :1709-1715
[24]   水-岩化学作用下岩体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及分析 [J].
杨慧 ;
曹平 ;
江学良 .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3 (02) :14-17
[25]   渗透动水压力作用下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 [J].
王俊光 ;
梁冰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S1) :178-180
[26]   红层泥岩崩解特性室内试验研究 [J].
郭永春 ;
谢强 ;
文江泉 .
路基工程, 2008, (02) :53-55
[27]   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的能量传递和耗散研究 [J].
赵忠虎 ;
谢和平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8, (02) :26-31
[28]   岩石变形破坏的熵突变过程与破坏判据 [J].
周翠英 ;
张乐民 .
岩土力学, 2007, (12) :2506-2510
[29]   冲击地压机制的细观实验研究 [J].
姜耀东 ;
赵毅鑫 ;
何满潮 ;
彭苏萍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5) :901-907
[30]   盐岩裂隙渗流–溶解耦合模型及试验研究 [J].
周辉 ;
汤艳春 ;
胡大伟 ;
冯夏庭 ;
邵建富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05) :946-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