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服务业就业特征与趋势研究

被引:11
作者
夏杰长 [1 ,2 ]
李芳芳 [3 ]
机构
[1] 湖北经济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服务业就业; 就业弹性系数; 就业潜力; 存量劳动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020207 ; 020106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就业规模一直呈上升趋势,成为承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力军。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服务业的就业容量、吸纳就业的能力又如何?在与国外主要国家的服务业就业特征比较分析后,研究表明:一是虽然中国服务业早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就业弹性系数高于制造业,但是近几年服务业就业弹性系数呈下降趋势,且远低于发达国家;二是鉴于国际经验和中国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中国服务业吸纳就业潜力仍然很大,是新增劳动就业和吸纳存量劳动力的主力军;三是简单趋势法预测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服务业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比重可达45.55%,服务业新增就业岗位远大于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人口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与城市化水平研究 [J].
韩燕 ;
胡强 .
西北人口, 2012, 33 (03) :121-123+129
[3]   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就业效应的经验研究 [J].
朱轶 ;
熊思敏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5) :107-119
[4]   服务贸易对我国就业影响的经验研究 [J].
周申 ;
廖伟兵 .
财贸经济, 2006, (11) :73-77
[5]   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效应的经验分析 [J].
姚战琪 ;
夏杰长 .
世界经济, 2005, (01) :58-67+80
[6]   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一个人力资本分析框架 [J].
蔡昉 ;
王德文 .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2004, (01)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