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型可塑性和局域适应在紫茎泽兰入侵不同海拔生境中的作用

被引:39
作者
张常隆 [1 ,2 ]
李扬苹 [1 ]
冯玉龙 [1 ]
郑玉龙 [1 ]
类延宝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分部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表型可塑性; 遗传分化; 局域适应; 生长; 高温半致死温度; 紫茎泽兰; 入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紫茎泽兰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为探讨表型可塑性和局域适应在其入侵中的作用,在高、低海拔的两个样地内,测定了来自云南南部640~2450m海拔范围的6个种源的紫茎泽兰种群的株高、冠宽、分枝数和高温半致死温度(HSLT)。结果表明,在高海拔样地,各种群紫茎泽兰株高、冠宽、分枝数和HSLT(2130m的哀牢山种群除外)均显著低于在低海拔样地,紫茎泽兰各种群的株高、冠宽和分枝数的可塑性指数(0.881~0.975)均较大,而HSLT的可塑性(0.052~0.200)较小。无论在高还是低海拔样地,紫茎泽兰的株高、冠宽和分枝数在种群间的差异均不显著,而HSLT在种群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但其在种群间的差异仍小于其在样地间的差异。在高海拔样地,紫茎泽兰各种群的分枝数与种源海拔呈显著正相关;在低海拔样地,紫茎泽兰的HSLT与种源海拔呈显著负相关,表现出明显的局域适应特征。表型可塑性和局域适应均与紫茎泽兰的入侵有关,但前者的作用可能更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940 / 19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我国不同地理梯度下紫茎泽兰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变化 [J].
桂富荣 ;
郭建英 ;
万方浩 .
华北农学报, 2006, (05) :72-78
[2]   人工群落中苗期紫茎泽兰的化感作用和对光环境的适应 [J].
王俊峰 ;
冯玉龙 .
生态学报, 2006, (06) :1809-1817
[3]   入侵物种飞机草和紫茎泽兰的核型研究 [J].
冯玉龙 ;
王跃华 ;
刘元元 ;
丁开宇 .
植物研究, 2006, (03) :356-360
[4]   紫茎泽兰和飞机草的形态和光合特性对磷营养的响应 [J].
王满莲 ;
冯玉龙 ;
李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4) :4602-4606
[5]   入侵种喜旱莲子草对光照强度的表型可塑性反应 [J].
许凯扬 ;
叶万辉 ;
李国民 ;
李静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5, (06) :560-563
[6]   入侵种喜旱莲子草对土壤养分的表型可塑性反应 [J].
许凯扬 ;
叶万辉 ;
李静 ;
李国民 .
生态环境, 2005, (05) :723-726
[7]   紫茎泽兰和飞机草的形态、生物量分配和光合特性对氮营养的响应 [J].
王满莲 ;
冯玉龙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5, (05) :697-705
[8]   用AFLP技术分析紫茎泽兰的遗传多样性 [J].
段惠 ;
强胜 ;
苏秀红 ;
吴海荣 ;
朱云枝 ;
刘琳莉 .
生态学报, 2005, (08) :2109-2114
[9]   外来植物紫茎泽兰18个种群的茎叶形态结构比较研究 [J].
贺俊英 ;
强胜 ;
宋小玲 ;
金海玉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06) :1089-1095
[10]   西双版纳两种生态特性不同的外来草本植物对生长环境光强的适应策略 [J].
郑元超 ;
冯玉龙 .
生态学报, 2005, (04) :727-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