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流动视角下的上海市实有人口分布与流动性构成

被引:29
作者
王德 [1 ]
任熙元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手机信令数据; 实有人口; 规律性流动人口; 随机性流动人口; 静止人口; 上海市;
D O I
10.16361/j.upf.201902004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大城市中海量人群的日常性流动已对其内部空间产生了结构性影响,然而人口普查或人口统计数据无法反映日常流动给城市局部空间带来的真实人口压力。因此,从日常流动视角研究特大城市实有人口的空间分布与构成特征,对于了解居民对城市资源时空配置的差异化需求以及城市空间的精细化管理有着重要意义。移动定位大数据以其极高的采样率和精细的时间粒度为城市人口的日常流动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撑与研究视角。文章界定城市局部空间中实有人口的概念,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揭示实有人口的空间分布与流动性构成特征,并为上海市城市空间政策的制定提出建议。结果表明:①上海市实有人口向中心城区的集聚趋势明显强于居住人口与工作人口,城市中心与一些重要节点的人口压力比以往的认知更大;②实有人口按照其流动性可以进一步分为随机流动性人口、规律流动性人口和静止人口,城市中心随机流动性人口占比较高,居住、就业区与新城规律流动性人口占比较高,城市边缘区域静止人口占比较高;③在大城市空间政策制定中应根据局部空间的实有人口密度对规划人口基数做出相应调整,并结合不同区域实有人口流动性构成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设施配置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面向“实际服务人口”的特大城市空间规划响应——以杭州市为例 [J].
施澄 ;
陈晨 ;
钮心毅 .
城市规划学刊, 2018, (04) :41-48
[2]   上海市人口分布与空间活动的动态特征研究——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探索 [J].
钟炜菁 ;
王德 ;
谢栋灿 ;
晏龙旭 .
地理研究, 2017, 36 (05) :972-984
[3]   上海市居民就业地迁移研究——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分析 [J].
王德 ;
朱查松 ;
谢栋灿 .
中国人口科学, 2016, (01) :80-89+127
[4]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方法范式转型及上海实践 [J].
石崧 .
规划师, 2015, 31 (10) :22-27
[5]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的反思与启示 [J].
陈义勇 ;
刘涛 .
规划师, 2015, 31 (10) :16-21
[6]   手机信令数据在城市建成环境评价中的应用——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 [J].
王德 ;
钟炜菁 ;
谢栋灿 ;
叶晖 .
城市规划学刊, 2015, (05) :82-90
[7]   中国流动人口空间格局演变机制及城镇化效应——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数据的分析 [J].
刘涛 ;
齐元静 ;
曹广忠 .
地理学报, 2015, 70 (04) :567-581
[8]   基于手机数据识别上海中心城的城市空间结构 [J].
钮心毅 ;
丁亮 ;
宋小冬 .
城市规划学刊, 2014, (06) :61-67
[9]   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的估算及其特征——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J].
戚伟 ;
李颖 ;
刘盛和 ;
高晓路 ;
赵美风 .
地理学报, 2013, 68 (10) :1344-1356
[10]   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进展 [J].
柴彦威 ;
塔娜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9) :1362-1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