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MIS 3中期冰进探讨

被引:16
作者
王杰
机构
[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青藏高原; MIS 3; 冰进; 第四纪冰川; 测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6 [冰川];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随着ESR,OSL以及CRN等新技术被应用到第四纪冰川测年,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的许多地区建立起了第四纪冰川演化的年代序列,研究人员在青藏高原南缘和东缘发现末次冰期最大规模古冰川作用出现于末次冰期的间冰阶(MIS 3),而不是末次冰期晚阶段(MIS 2)。对该区域内已获得的测年资料进行总结,发现在兴都库什山、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念青唐古拉山、唐古拉山、喀喇昆仑山、横断山、祁连山、天山、帕米尔高原以及台湾山地等(共30个点)都存在MIS 3山地冰川前进的年代数据,其中,虽有部分点的数据精度和可靠性不高,但不可否认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曾发生MIS 3山地冰川前进的事实,且多数年代数据都集中于MIS 3中期。通过年代学资料与古环境记录的综合分析,笔者初步得出:在季风环流控制区,MIS 3(中期)冰进可能是由于该阶段中期的冷期(也可能是古里雅冰芯记录中47~43kaB.P.两次冷事件的直接作用)结合较丰富的亚洲季风降水造成;在西风环流主要控制区,如天山、帕米尔地区与西昆仑山,虽然在MIS 3时由于冰盖退缩,高纬度的冷高压减弱,使得西风急流北支北撤,西风强度有所减弱,但相对LGM时大洋的温度还是较高,蒸发旺盛,因而西风环流可为上述地区带来较多的降水,配合MIS 3中期的低温致使冰川前进。用多种技术方法交叉对冰川遗迹进行系统定年,是现阶段第四纪冰川研究面临的重要内容,还应注意季风与西风气候系统下冰川演化模式可能存在的异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055 / 106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 [1] 天山木扎尔特河流域的冰川地貌与冰期
    赵井东
    王杰
    刘时银
    [J]. 地理学报, 2009, 64 (05) : 553 - 562
  • [2] 40~30kaBP中国特殊暖湿气候与环境的发现与研究过程的回顾
    施雅风
    赵井东
    [J]. 冰川冻土, 2009, 31 (01) : 1 - 10
  • [3] 郑州织机洞遗址MIS 3阶段古人类活动的环境背景
    夏正楷
    刘德成
    王幼平
    曲彤丽
    [J]. 第四纪研究, 2008, (01) : 96 - 102
  • [4] 青藏高原甜水海盆地MIS 3阶段湖泊沉积与环境变化
    李世杰
    张宏亮
    施雅风
    朱照宇
    [J]. 第四纪研究, 2008, (01) : 122 - 131
  • [5] 黄土高原MIS 3时期蜗牛化石记录的温湿气候及其成因机制探讨
    陈晓云
    吴乃琴
    [J]. 第四纪研究, 2008, (01) : 154 - 161
  • [6] 青藏高原年保玉则山末次冰期中期以来的湖泊演化与古冰川发育
    类延斌
    张虎才
    尚华明
    杨伦庆
    雷国良
    张文翔
    [J]. 第四纪研究, 2008, (01) : 132 - 139
  • [7] 下蜀黄土中记录的氧同位素3阶段(MIS3)特殊暖湿现象
    张茂恒
    夏应菲
    孟景闻
    赖忠平
    汪永进
    [J]. 土壤学报, 2008, (01) : 9 - 15
  • [8] New evidence for human occupation of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China during the Late Pleistocene
    ZHANG David
    [J]. ChineseScienceBulletin, 2007, (19) : 2675 - 2679
  • [9] 沙鲁里山更新世冰川作用及西南季风波动对末次冰期冰川作用的影响
    许刘兵
    周尚哲
    王杰
    [J]. 第四纪研究, 2005, (05) : 620 - 629
  • [10] 乌鲁木齐河源冰碛物的ESR测年研究
    赵井东
    周尚哲
    崔建新
    焦克勤
    业渝光
    许刘兵
    [J]. 冰川冻土, 2002, (06) : 737 - 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