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阿拉善沙漠和黄土高原的物源分析

被引:6
作者
顾磊
王立强
李明治
机构
[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中国黄土; 阿拉善高原沙漠; 源区分布; 示踪体系;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1.04.002
中图分类号
P931.3 [沙漠地貌学、干燥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中国北方沙漠、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是亚洲粉尘释放的关键区域,元素示踪研究表明中国西部沙漠和北部沙漠是亚洲粉尘和黄土高原黄土的主要源区。通过收集总结大量的大气观测、地球化学、地形数据,对比当前研究已得到粉尘的成果和释放模式,初步认为中国黄土物质来源于阿拉善高原的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这两个沙漠(包括阿拉善高原的戈壁)的源区是发育于祁连山北麓的弱水和石羊河山前冲洪积平原,近地面风是粉尘传输到阿拉善沙漠和中国黄土的主要动力。物质从发育于祁连山北麓的弱水、石羊河山前冲洪积平原到阿拉善高原沙漠最后到黄土的搬运方式可能是以一种接力棒的型式进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中国沙漠的同位素分区特征 [J].
杨杰东 ;
陈骏 ;
饶文波 ;
李高军 ;
季峻峰 .
地球化学, 2007, (05) :516-524
[2]   8Ma以来黄土高原风尘堆积的物源变化与上地壳演化的关系 [J].
孙继敏 ;
许立亮 .
第四纪研究, 2007, (02) :187-192
[3]   高分辨率黄土剖面记录的末次间冰期东亚季风的不稳定性特征 [J].
管清玉 ;
潘保田 ;
高红山 ;
李炳元 ;
王均平 ;
苏怀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1) :86-93
[4]   中国西北干旱环境的形成时代与成因探讨 [J].
李孝泽 ;
董光荣 .
第四纪研究, 2006, (06) :895-904
[5]   中新世风尘堆积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上新世和第四纪风尘堆积的比较 [J].
梁美艳 ;
郭正堂 ;
顾兆炎 .
第四纪研究, 2006, (04) :657-664
[6]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风尘物质的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对黄土来源和季风演变的指示 [J].
饶文波 ;
杨杰东 ;
陈骏 ;
李高军 .
科学通报, 2006, (04) :378-386
[7]   220ka BP来萨拉乌苏河流域地质剖面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J].
靳鹤龄 ;
李明启 ;
苏志珠 ;
董光荣 ;
赵晖 .
冰川冻土, 2005, (06) :861-868
[8]   末次间冰期以来源自中亚的粉尘记录的对比 [J].
邬光剑 ;
姚檀栋 .
冰川冻土, 2005, (01) :80-87
[9]   沙尘暴颗粒物表面的元素存在形态和组成 [J].
张兴赢 ;
庄国顺 ;
陈建民 ;
薛华欣 .
科学通报, 2004, (24) :2544-2550
[10]   海洋风尘沉积的古气候学研究进展 [J].
万世明 ;
李安春 .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06) :95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