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中部湖泊岩芯记录的第四纪湖平面变化及气候意义

被引:10
作者
伊海生 [1 ]
张小青 [2 ]
朱迎堂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2] 中国石化西南分公司研究院
关键词
湖泊沉积; 湖面变化; 古气候; 第四纪;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63 [第四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05 ;
摘要
通过对羌塘地区中部羌D1井长181·6m第四系岩芯的研究,分析湖泊沉积记录的岩相旋回和Fe/Mn和Sr/Ba等微量元素古环境参数的变化,结合样品的热释光(TL)测年数据,讨论晚更新世该区湖泊扩张和湖面升降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晚更新世以来该区湖泊环境的演化,经历了二次湖进过程,二次湖平面上升期之间出现了一次广泛的干化低水位时期。其中15~7万年期间的湖泛事件可以在区域上进行追踪对比,它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的第5阶段,可以作为高原中央气候转型期的标志。
引用
收藏
页码:300 / 30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西藏纳木错和藏北高原古大湖晚更新世以来的湖泊演化与气候变迁 [J].
朱大岗 ;
孟宪刚 ;
赵希涛 ;
邵兆刚 ;
杨朝斌 ;
马志邦 ;
吴中海 ;
王建平 .
中国地质, 2004, (03) :269-277
[2]   藏南沉错湖泊沉积多指标揭示的2万年以来环境变化 [J].
朱立平 ;
王君波 ;
陈玲 ;
杨京蓉 ;
李炳元 ;
朱照宇 ;
Hiroyki Kitagawa ;
Gran Possnert .
地理学报, 2004, (04) :514-524
[3]   青藏高原中部错鄂湖晚新生代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及其构造隆升意义 [J].
陈诗越 ;
王苏民 ;
沈吉 .
湖泊科学, 2003, (01) :21-27
[4]   藏北可可西里地区中新世湖相油页岩的生物分子标识及碳同位素异常 [J].
伊海生 ;
林金辉 ;
王成善 ;
彭平安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2, (05) :473-480
[5]   西藏北部双湖地堑构造与新生代伸展作用 [J].
李亚林 ;
王成善 ;
伊海生 ;
邓斌 ;
刘池洋 ;
杨兴科 ;
赖绍聪 ;
方维萱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01, (S1) :228-233
[6]   青藏高原错鄂湖2.8Ma来的孢粉记录 [J].
吕厚远 ;
王苏民 ;
吴乃琴 ;
童国榜 ;
羊向东 ;
沈才明 ;
李世杰 ;
朱立平 ;
旺罗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01, (S1) :234-240
[7]   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序列与古气候变化 [J].
胡东生 ;
张华京 ;
李炳元 ;
温景春 .
地质学报, 2000, (04) :363-370
[8]  
YI Haisheng, WANG Chengshan, LIU Shun, LIU Zhifei and WANG Shifeng Institute of Sedimentary Geolog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Sichuan.Sedimentary Record of the Planation Surface in the Hoh Xil Region of the Northern Tibet Plateau[J].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00(04):827-835
[9]   青藏高原大湖期 [J].
李炳元 .
地理学报, 2000, (02) :174-182
[10]   中国湖泊沉积记录的环境演变: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张振克 ;
王苏民 .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04) :10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