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半暗带的研究概况

被引:19
作者
张加英 [1 ]
倪光夏 [1 ,2 ]
机构
[1]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2]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关键词
脑梗死; 缺血半暗带; 病理生理; 医学影像学;
D O I
10.13193/j.archtcm.2011.06.122.zhangjy.090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及时而准确的治疗对挽救缺血脑组织、改善中风患者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缺血半暗带(IP)理论的提出,为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随着科技的发展,对IP的认识不断深入,大量的临床及基础实验研究,不仅从生理病理变化方面对缺血后脑组织损伤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也通过各种影像学技术对IP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为临床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进行有利的治疗、改善预后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312 / 13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磁共振波谱分析在脑梗死中的研究进展 [J].
姚于飞 ;
高幼奇 .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0, 4 (04) :293-299
[2]   DWI上ADC在脑梗死缺血半暗带范围分析中的应用 [J].
赵静玉 ;
赵志梅 .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10, 33 (02) :133-135
[3]   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和CTA在超急性期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 [J].
陈前丽 ;
万智勇 ;
林建余 ;
李鸿生 .
上海医学影像, 2009, (04) :304-306
[4]   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J].
傅信东 ;
王丽玲 .
江西科学, 2009, 27 (06) :902-905+908
[5]   错过溶栓“时间窗”的脑梗死通过动脉介入加压灌注治疗临床探讨 [J].
郭百海 ;
周丽 ;
彭德强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 12 (12) :27-29
[6]   CT灌注在急性大脑前循环梗塞中的应用 [J].
甄勇 ;
王芃 ;
马守艳 .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8, (02) :71-74
[7]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定量分析在脑梗死中的应用 [J].
陈若伟 ;
郑文斌 .
医学综述 , 2008, (02) :316-318
[8]   磁共振扩散成像和波谱技术对超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界定 [J].
朱文珍 ;
漆剑频 ;
王伟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05) :691-694
[9]   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半暗带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附视频 [J].
孙志华 ;
张雪君 ;
张云亭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7, (06) :823-826
[10]   临床核磁弥散成像不匹配对预测缺血半暗带的价值 [J].
廖晓凌 ;
王伊龙 ;
王拥军 ;
薛静 ;
高培毅 ;
刘梅丽 ;
于兰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 (04) :24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