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先提炼出一个关于中国渐进式改革推进机制的假说,然后以此为分析框架,阐述土地财政阻滞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内在逻辑,最后运用1999~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理论假设。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固定效应、DIF-GMM和SYS-GMM模型估计显示,土地财政与市场化改革之间的系数均在5%的水平下显著为负,土地财政每增加一单位,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平均降低0.45个百分点;(2)采用土地财政依赖度替代土地财政,用同样的方法估计得出,土地财政依赖度每上升1%,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平均下降0.36%,回归结果依然一致;(3)通过构建财政分权和土地财政的交互项,经克服内生性的DIF-GMM与SYS-GMM模型检验发现,财政分权对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也存在影响,财政分权通过土地财政这一中介而对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产生阻碍,这种中介效应的平均影响程度为0.25%,在控制了影响市场化改革的多种因素后,估计结果依旧稳健。本文的研究为市场化改革停滞原因的探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