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页岩气高效压裂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30
作者
曾凡辉
郭建春
刘恒
肖勇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关键词
页岩气; 高效开发; 水平井钻井; 水力压裂; 启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 [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页岩气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资源,对于中国能源安全和供给至关重要,但由于页岩储层表现出低孔、特低渗的特征,必须通过水力压裂才能获得理想经济产量。根据页岩气开采的特点,综述了北美地区先进的开采技术,结合中国页岩储层特征和开发现状,探讨了中国页岩气大规模开发的研究方向。分析表明:北美地区页岩气井的经济开发得益于储层评估、水平井钻井和压裂技术的进步。指出中国在借鉴、参考北美地区页岩气先进开采经验的同时,应结合中国储集层特性通过开展勘探开发全过程优化、体积压裂机理及配套、页岩气开发负面效应评价等方面的攻关,实现中国页岩气的高效、经济开发。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美国致密油开发现状及启示 [J].
林森虎 ;
邹才能 ;
袁选俊 ;
杨智 .
岩性油气藏, 2011, 23 (04) :25-30+64
[2]   基于核磁共振孔隙结构的产能评价 [J].
苏俊磊 ;
孙建孟 ;
苑吉波 ;
侯国文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6 (03) :43-47+8
[3]   大牛地气田低渗储层成因及评价 [J].
朱春俊 ;
王延斌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3 (01) :49-56+11
[4]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评价及天然气成藏机理 [J].
杨威 ;
谢增业 ;
金惠 ;
施振生 ;
谢武仁 .
天然气工业, 2010, 30 (12) :10-15+120
[5]   中国页岩气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J].
陈尚斌 ;
朱炎铭 ;
王红岩 ;
刘洪林 ;
魏伟 ;
罗跃 ;
李伍 ;
方俊华 .
石油学报, 2010, 31 (04) :689-694
[6]   页岩气的赋存形式研究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张雪芬 ;
陆现彩 ;
张林晔 ;
刘庆 .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 (06) :597-604
[7]   特低渗透储集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定量表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为例 [J].
梁晓伟 ;
高薇 ;
王芳 .
新疆石油地质, 2010, 31 (02) :150-153
[8]   含纤维的超低浓度稠化剂压裂液的研究 [J].
李永明 ;
刘林 ;
李莎莎 ;
何红梅 .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10, 27 (02) :50-53+91
[9]   重复压裂总应力场计算模型 [J].
肖阳 ;
王腾飞 ;
赵金洲 ;
胡永全 ;
罗银富 .
石油钻采工艺, 2009, 31 (03) :90-93
[10]   白豹油田长4+5成岩作用与储层分类评价 [J].
焦创赟 ;
付伟 ;
赵俊兴 ;
陈明应 ;
车明 ;
李志伟 ;
王斌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05) :5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