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与生态的共生关系审视生态文明

被引:20
作者
张智光 [1 ,2 ]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南京林业大学环境与发展系统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产业-生态复合系统; 人类文明; 生态文明; 生态安全; 共生理论;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14.07.024
中图分类号
F062.2 [生态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从产业与生态共生关系的视角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规律,从而揭示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通过对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界线、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的相互关系等深入研究,发现产业与生态的共生关系才是人类文明演进规律中的本质属性。于是,根据共生理论构建了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完整共生关系谱系及其与各文明阶段的匹配关系。据此,沿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研究了人类文明和生态安全的演变路径、共生特性和科学属性。研究表明,生态文明的门槛是产业偏利共生,进而达到产业与生态互利共生的双赢阶段。前者的科学属性是天然超生物文明,属于防病式生态文明阶段;后者的科学属性是人工超生物文明,属于健康式生态文明阶段,这时生态安全将达到稳定的健康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共生空间的演化理论[J]. 张智光.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07)
[2]   鹰嘴界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固碳释氧功能研究 [J].
王忠诚 ;
王淮永 ;
华华 ;
张展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 33 (07) :98-101+130
[3]   污染物排放量增长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评价研究 [J].
郭承龙 ;
张智光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 32 (03) :94-98+114
[4]   基于生态-产业共生关系的林业生态安全测度方法构想 [J].
张智光 .
生态学报, 2013, 33 (04) :1326-1336
[5]   造纸工业循环经济的绿色共生特性和5R模式研究 [J].
张智光 ;
姚惠芳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14 (04) :29-35+126
[6]   杉木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技术的应用效果研究 [J].
林同龙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 32 (03) :11-16
[7]   实现产业与生态互利共生的林业绿色供应链模式研究 [J].
张智光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6 (02) :3-10
[8]   绿色供应链视角下的林纸一体化共生机制 [J].
张智光 .
林业科学, 2011, 47 (02) :111-117
[9]   基于层次结构模型的城市特色化战略与CI系统研究 [J].
张智光 ;
张颖泉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5) :80-86
[10]   “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探析 [J].
卜祥记 .
哲学研究, 2010, (04)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