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环境科学领域应用进展

被引:16
作者
陈安
罗亚田
机构
[1] 武汉理工大学西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 武汉理工大学西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
[3] 湖北武汉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环境科学; 并行计算; 系统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183 [人工神经网络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人工神经网络 (ANN)是在模拟生物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构建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近年来 ,环境科学领域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利用 ANN的高度并行互联结构和自适应处理能力来解决一些常规数学方法不易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系统因素预报、环境因素定量关系模拟及污染防治系统建模四个方面对 ANN方法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综合 ANN方法在国内外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现状 ,可看出 ANN方法在环境系统模拟及预测、环境工程自动控制、污染物智能防治系统研究等方面较常规数学方法具有相当的优越性。可以预见 ,ANN方法在环境科学领域必将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建立有机物厌氧生物降解性定量结构关系 [J].
欧阳军 ;
杨宏伟 ;
蒋展鹏 ;
师绍琪 ;
W.Z.Tang .
给水排水, 2002, (04) :10-13+1
[2]   混凝投药的神经网络控制方法 [J].
白桦 ;
李圭白 .
给水排水, 2001, (11) :83-86+0
[3]  
建立土壤硫释放过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J]. 聂亚峰,席淑琪,张晋华.上海环境科学. 2001(07)
[4]  
建立土壤硫释放过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J]. 聂亚峰,席淑琪,张晋华.上海环境科学. 2001 (07)
[5]   赤潮生物密度与环境因子的ANN网络映射预测模型 [J].
蔡如钰 .
福建环境, 2001, (03) :30-32
[6]   径向基函数网络模型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郭宗楼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1, (03) :101-104
[7]   BP神经网络用于给水管网模拟试验时的构造参数设计 [J].
朱东海 ;
张土乔 ;
任爱珠 ;
毛根海 ;
江见鲸 .
给水排水, 2001, (02) :10-13+1
[8]   河流水质预测的因素状态网络模型研究 [J].
郭宗楼 ;
马帆 .
环境科学研究, 2001, (01) :45-48
[9]   BP网络应用于长江水质研究 [J].
高学民 ;
陈静生 ;
王立新 .
环境科学研究, 2001, (01) :49-52
[10]   间歇曝气活性污泥系统神经网络水质模型 [J].
郭劲松 ;
龙腾锐 ;
高旭 ;
黄天寅 .
中国给水排水, 2000, (11)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