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科书知识的使用限度与理性追求

被引:11
作者
石娟
机构
[1] 不详
[2] 西华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数字教科书知识; 呈现样态; 使用限度; 理性追求;
D O I
10.19877/j.cnki.kcjcjf.2020.07.005
中图分类号
G423.3 [教材研究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数字教科书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结合的产物,从知识呈现样态上看,有静态知识、动态知识和动静态知识三类。多种知识呈现样态的数字教科书使用是有限度的。静态知识的"保守"将其框定在一定范围内,动态知识的"现代"不应逾越技术的价值尺度,动静态知识的"常态"交互对主体行为有所规制。合理处理数字教科书与纸质教科书的关系,着力提升数字教科书团队的协同能力,加强主体对"数字"的自我觉知力是合理使用数字教科书的理性做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娱乐至死[M]. 中信出版社 , 波兹曼, 2014
[2]   中小学教科书70年忆与思 [J].
石鸥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9, 18 (02) :1-7
[3]   数字教科书发展的现实境遇与因应策略 [J].
石娟 .
课程教材.教法., 2019, 39 (03) :43-47
[4]   数字时代教师角色的变革与重塑 [J].
余宏亮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8, 39 (05) :172-176+197
[5]   中小学数字教材标准化建设的思考 [J].
沙沙 .
科技与出版, 2017, (07) :90-93
[6]   我国数字教科书的研究现状、不足与展望 [J].
牛瑞雪 .
课程教材.教法, 2014, (08) :19-25
[7]   自我觉知与情绪、心理健康的关系 [J].
程蕾 ;
黄希庭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1) :14-18
[8]   基于静态知识与动态知识区分的组织知识管理研究 [J].
陈赛君 ;
陈智高 .
科学管理研究 , 2007, (02) :69-72
[9]  
边界游走[M]. 人民出版社 , 石鸥,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