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区岩石圈三维结构类型与演化动力学

被引:21
作者
蔡学林
朱介寿
曹家敏
刘顺
郑圻森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岩石圈; 地震层析成像; 构造解析; 三维结构样式; 高速块体; 幔块构造; 演化动力学; 华南;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3.04.002
中图分类号
P313 [大地构造物理学、岩组学(构造岩石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地球层块结构研究思路出发,对华南及邻区天然地震面波层析成像进行系统地构造解析,发现岩石圈中下部存在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的高速块体,结合地质学、地球化学、其它地球物理学标志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将其称为幔块构造。研究显示高速块体或幔块构造是华南地区岩石圈构造格局和岩石圈表层构造变形最基本条件之一。首次建立起华南地区岩石圈三种三维几何结构样式:克拉通陆根状结构、造山带楔状结构和碎块状结构,以及岩石圈三类构造演化类型:克拉通型岩石圈、增厚型岩石圈和减薄型岩石圈(弱减薄型岩石圈及强减薄型岩石圈)。本文在论述华南岩石圈三维结构构造类型基本特征基础上,首次探讨了华南地区软流圈三维结构以及该区岩石圈演化动力学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301 / 3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东亚西太平洋巨型裂谷体系岩石圈与软流圈结构及动力学 [J].
蔡学林 ;
朱介寿 ;
曹家敏 ;
严忠琼 ;
阳正熙 ;
洪学海 .
中国地质, 2002, (03) :234-245
[2]   东亚及西太平洋边缘海高分辨率面波层析成像 [J].
朱介寿 ;
曹家敏 ;
蔡学林 ;
严忠琼 ;
曹小林 .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5) :646-664+756
[3]   台湾海峡隧道地质与地震条件分析 [J].
彭阜南 ;
叶银灿 ;
施斌 ;
杨树锋 ;
钱祥麟 ;
李 .
高校地质学报, 2001, (02) :175-188
[4]   冲绳海槽——弧后背景下大陆张裂的最高阶段 [J].
周祖翼 ;
廖宗廷 ;
金性春 ;
贾健谊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1, (01) :51-55
[5]   论燕山运动的深部地球动力学本质 [J].
吴福元 ;
孙德有 ;
张广良 ;
任向文 .
高校地质学报, 2000, (03) :379-388
[6]   道县玄武岩中麻粒岩包体的岩石学及年代学 [J].
孔华 ;
金振民 ;
林源贤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000, (02) :115-119
[7]   云南六合深源包体与富碱斑岩成岩成矿的关系 [J].
刘显凡 ;
战新志 ;
高振敏 ;
刘家军 ;
李朝阳 ;
苏文超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5) :413-420
[8]   青藏高原多向碰撞─揳入隆升地球动力学模式 [J].
蔡学林 ;
曹家敏 ;
刘援朝 ;
魏显贵 .
地学前缘, 1999, (03) :181-189
[9]   大陆俯冲作用及青藏高原周缘造山带的崛起 [J].
许志琴 ;
杨经绥 ;
姜枚 ;
李海兵 .
地学前缘, 1999, (03) :139-151
[10]   滇西新生代富碱斑岩的岩石特征与成因 [J].
邓万明 ;
黄萱 ;
钟大赉 .
地质科学, 1998, (04) :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