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学自治公法规制的经典内涵与现代诠释

被引:14
作者
姚荣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德国大学; 大学自治; 公法规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516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德国大学自治的公法规制表现为公法人制度对大学自治的维系、恪守与保障,旨在建构国家监督与大学自治的动态平衡与合作伙伴关系。德国公立大学在传统上被赋予公法社团与公营造物的双重法律地位,形成学术自治与国家管制并存的双重集权结构。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新调控模式被部分引入德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大学自治的公法规制被重新诠释。形塑国家规制、学术自治、管理自治、利益相关者引导与竞争机制五种治理机制良性互动的"治理均衡器",构成德国大学自治公法规制的现代内涵。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论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标准体系的建构 [J].
王留一 .
政治与法律, 2017, (09) :138-152
[2]   中世纪大学之“学术自由”辨析 [J].
张弢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7, 15 (01) :89-106+189
[4]   德国大学的制度结构 [J].
鲁道夫施迪希伟 ;
刘子瑜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0, 8 (03) :40-50+188
[5]   法人概念的公法意义 [J].
李昕 .
浙江学刊, 2008, (01) :19-25
[6]  
大学有效治理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朱家德, 2016
[7]  
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研究[M].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李昕, 2016
[8]  
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洪捷, 2015
[9]  
德国宪法案例选释[M]. 法律出版社 , 张翔, 2012
[10]  
秩序理念下的行政法体系建构[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德) 阿斯曼,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