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分子标记在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2
作者
唐梅
何光华
裴炎
杨光伟
机构
[1] 乐山师范学院生物系
[2] 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
[3] 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 四川乐山
[4] 重庆北碚
关键词
杂种优势; 分子标记;
D O I
10.16267/j.cnki.1005-3956.2001.06.001
中图分类号
S336 [生物技术育种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综述了DNA分子标记在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杂种优势预测、杂交亲本的遗传多样性和杂种优势群划分、杂种优势相关基因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4 / 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野败型杂交水稻恢复基因的AFLP标记研究 [J].
何光华 ;
裴炎 ;
杨光伟 ;
唐梅 ;
谢戎 ;
侯磊 ;
杨正林 ;
李永洪 .
遗传学报, 2000, (04) :304-310
[2]   AFLP分子标记在玉米优良自交系优势群划分中的应用 [J].
吴敏生 ;
王守才 ;
戴景瑞 .
作物学报, 2000, (01) :9-13
[3]   利用分子标记定位农垦58S的光敏核不育基因 [J].
李子银 ;
林兴华 ;
谢岳峰 ;
张端品 .
植物学报, 1999, (07) :58-62
[4]   农垦58S光敏不育基因突变位点的确定及pms3区间的进一步作图 [J].
梅明华 ;
陈亮 ;
章志宏 ;
李子银 ;
张启发 ;
徐才国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999, (03) :310-315
[5]   栽培稻F1花粉不育基因座S-α的分子定位 [J].
庄楚雄 ;
张桂权 ;
梅曼彤 ;
卢永根 .
遗传学报, 1999, (03) :213-218
[6]   有利基因和有利的基因互作能够提高籼粳杂种育性 [J].
李任华 ;
徐才国 ;
李香花 ;
王象坤 .
遗传学报, 1999, (03) :228-238
[7]   水稻温敏显性核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 [J].
李仕贵 ;
周开达 ;
朱立煌 .
科学通报, 1999, (09) :955-958
[8]   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 [J].
胡建广 ;
杨金水 ;
陈金婷 .
遗传, 1999, (02) :47-50
[9]   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与杂优模式构建的初步研究 [J].
彭泽斌 ;
刘新芝 ;
傅骏骅 ;
李连城 ;
黄长玲 .
作物学报, 1998, (06) :711-717
[10]   应用RAPD标记检测与水稻株高和抽穗期有关的QTLs [J].
李春丽 ;
郑康乐 .
遗传学报, 1998, (01) :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