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温敏显性核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

被引:37
作者
李仕贵
周开达
朱立煌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温江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2] 北京
[3]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温江
[4]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温敏核不育;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微卫星标记; 基因定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温敏核不育材料 8987,在 2 4℃以下完成雄性不育 ,2 7℃以上恢复可育 .利用该材料与 3个可育品种杂交 ,并对F1和F2 群体进行花粉育性观察和遗传分析 ,确认 8987的不育特性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以F2 群体 ( 8987×地谷 )为基础 ,应用RFLP和微卫星标记结合群分法 ,发现第 6染色体的RFLP标记C2 35和微卫星标记RM5 0与显性核不育基因连锁 ;进一步将该基因定位于第 6染色体具体位置 .由于该基因是首次定位 ,暂定名为TMS .
引用
收藏
页码:955 / 95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低温敏显性核不育水稻“8987”的育性转换与遗传研究 [J].
邓晓建,周开达 ;
不详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1994, (03) :376-382
[2]   植物显性核不育恢复性遗传的理论探讨 [J].
刘定富 .
遗传, 1992, (06) :31-36
[3]   作物显性核不育基因的分类起源及在杂种生产中利用的可能性 [J].
刘秉华 .
作物杂志, 1991, (03) :26-28
[4]   水稻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鉴定初报 [J].
颜龙安 ;
张俊才 ;
朱成 ;
欧阳颔 ;
李季能 ;
蔡跃辉 .
作物学报, 1989, (02) :174-181
[5]  
Molecular analysis of the inheritance of the S-5 locus, conferring wide compatibility in Indica/Japonica hybrids of rice ( O. sativa L.)[J] . S. Yanagihara,S. R. McCouch,K. Ishikawa,Y. Ogi,K. Maruyama,H. Ikehashi.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