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条件下适量施氮对冬小麦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81
作者
陈金 [1 ]
唐玉海 [1 ,2 ]
尹燕枰 [1 ]
庞党伟 [1 ]
崔正勇 [1 ]
郑孟静 [1 ]
彭佃亮 [1 ]
杨卫兵 [1 ]
杨东清 [1 ]
李艳霞 [1 ]
王振林 [1 ]
李勇 [1 ]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潍坊科技学院
关键词
冬小麦; 秸秆还田; 氮肥; 氮效率; 硝态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11—2012和2012—2013年生长季,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氮效率、土壤硝态氮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与单施氮肥(对照)相比,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冬小麦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总量,降低开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占全生育期比例;秸秆还田配施纯氮225 kg hm–2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利用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分别提高7.5%、6.4%和5.2%。秸秆还田显著降低了不同土层硝态氮积累量,尤其是0~30 cm和30~60 cm土层。秸秆还田配施纯氮225 kg hm–2的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增产幅度最大,因此可作为当地秸秆还田模式下适宜推荐的施氮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60 / 16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施氮量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与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J].
王宜伦 ;
刘天学 ;
赵鹏 ;
张许 ;
谭金芳 ;
李潮海 .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 (12) :2483-2491
[2]   秸秆还田对旱地小麦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J].
李国清 ;
石岩 .
农学学报, 2012, 2 (07) :1-4
[3]   氮肥及其与秸秆配施在不同肥力土壤的固持及供应 [J].
梁斌 ;
赵伟 ;
杨学云 ;
周建斌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2, (09) :1750-1757
[4]   不同年限全量玉米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J].
慕平 ;
张恩和 ;
王汉宁 ;
方永丰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 (03) :291-296
[5]   施氮时期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J].
吕鹏 ;
张吉旺 ;
刘伟 ;
杨今胜 ;
刘鹏 ;
董树亭 ;
李登海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5) :1099-1107
[6]   连续全量秸秆还田与氮肥用量对农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J].
汪军 ;
王德建 ;
张刚 ;
王灿 .
水土保持学报, 2010, 24 (05) :40-44+62
[7]   不同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土壤肥力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J].
张静 ;
温晓霞 ;
廖允成 ;
刘阳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3) :612-619
[8]  
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 田慎重,宁堂原,王瑜,李洪杰,仲惟磊,李增嘉.应用生态学报. 2010(02)
[9]   氮肥用量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熊又升 ;
袁家富 ;
郝福新 ;
阮际洲 ;
赵书军 ;
王朝辉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9, (06) :697-700
[10]   耕作方式对还田稻草氮素释放及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J].
梁天锋 ;
徐世宏 ;
刘开强 ;
王殿君 ;
梁和 ;
董登峰 ;
韦善清 ;
莫润秀 ;
曾可 ;
江立庚 .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 (10) :3564-3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