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塬油田马家山地区长4+5油层组储层特征与评价研究

被引:6
作者
付伟 [1 ]
赵俊兴 [2 ]
刘丽丽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姬塬油田; 成岩作用; 储层物性; 储层分类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利用岩石铸体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多种测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马家山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储集岩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和成岩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储集岩为粉细—细粒岩屑质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普遍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较好;储层岩石经历了压实、胶结、压溶和溶解等一系列成岩作用,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结合压汞分析、孔隙组合分析,对储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认为长4+5油层组的储层类型可分为3类,Ⅰ类、Ⅱ类储层为较好的储层,是当前技术条件下主要开发利用的储层。
引用
收藏
页码:531 / 5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段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J].
赵俊兴 ;
黄德才 ;
罗媛 ;
吕强 ;
朱平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3) :34-37+133
[2]   柴达木盆地北缘下干柴沟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李凤杰 ;
刘琪 ;
刘殿鹤 ;
祁文珍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9, 20 (01) :44-49
[3]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时期沉积体系特征及发育模式 [J].
赵俊兴 ;
陈洪德 ;
申晓莉 ;
李凤杰 ;
陈义才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5) :496-501
[4]   坳陷湖盆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构成及其分带性——以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为例 [J].
李凤杰 ;
王多云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6) :775-778+788
[5]   中国三叠系陆相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储层孔隙保存的关系附视频 [J].
黄思静 ;
谢连文 ;
张萌 ;
武文慧 ;
沈立成 ;
刘洁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273-281
[6]   陕甘宁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统长6—长8储层沉积特征及物性分析 [J].
王志坤 ;
王多云 ;
郑希民 ;
李凤杰 ;
李树同 ;
王峰 ;
刘自亮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5) :380-385
[7]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6—8段储层砂岩成岩作用研究 [J].
史基安 ;
王金鹏 ;
毛明陆 ;
王琪 ;
郭正权 ;
郭雪莲 ;
卢龙飞 .
沉积学报, 2003, (03) :373-380
[8]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勘探远景评价 [J].
周庆凡 .
新疆石油地质, 1999, (03) :29-33+95-96
[9]  
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M].吴崇筠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10]  
碎屑岩的成岩作用.[M].西北大学地质系编译;.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