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碳排放转移的演变特征与结构分解及减排对策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22
作者
钟章奇 [1 ]
吴乐英 [2 ]
陈志建 [3 ]
何凌云 [4 ]
机构
[1]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4]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贸易隐含碳; 投入产出分析; 地理源; 区域合作; 河南;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7.05.015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通过耦合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和结构分解模型,探讨20022010年区域碳排放转移的演变特征、驱动因素及其地理源特征。研究发现:20022010年流出和流入河南省的贸易隐含碳排放均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其中流出贸易隐含碳排放主要是受外部最终需求的影响,且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中部和东南部地区,而流入贸易隐含碳排放则主要是受本地最终需求和本地最终产品结构的影响最为显著,且主要来源于中国的东部、东北部和中部地区。研究还发现,为减轻贸易对区域碳排放及其减排责任的影响,开展区域合作来共同减排比单个地区独自应对更为有利,但在区域合作中各地区的获益程度可能会有所差别。
引用
收藏
页码:773 / 78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中国省域城镇居民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 [J].
刘晔 ;
刘丹 ;
张林秀 .
地理科学, 2016, 36 (05) :691-696
[2]   城市贸易隐含碳排放的计算——以上海市为例 [J].
钟章奇 ;
孙翊 ;
刘晓 ;
王铮 .
热带地理, 2015, 35 (06) :785-796
[3]   中国生产控制型产业减排的居民福利和区域影响 [J].
孙翊 ;
钟章奇 ;
徐程瑾 ;
王铮 .
地理科学, 2015, 35 (09) :1067-1076
[4]   区域分部门贸易的隐含碳排放——以北京为例 [J].
黄蕊 ;
钟章奇 ;
孙翊 ;
刘昌新 ;
刘丽 .
地理研究, 2015, 34 (05) :933-943
[5]   区域能源碳排放系统开发及应用 [J].
黄蕊 ;
王铮 ;
邓吉祥 ;
吴静 .
地理科学, 2015, 35 (04) :427-432
[6]   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探究:技术溢出、环境污染与贸易自由化 [J].
何雄浪 ;
张泽义 .
地理科学, 2015, 35 (02) :161-167
[7]   中国地区间贸易隐含CO测算 [J].
潘元鸽 ;
潘文卿 ;
吴添 .
统计研究, 2013, 30 (09) :21-28
[8]   中国区域间隐含污染转移研究 [J].
李方一 ;
刘卫东 ;
唐志鹏 .
地理学报, 2013, 68 (06) :791-801
[9]   区域产业关联经济距离模型的构建及实证分析 [J].
唐志鹏 ;
邓志国 ;
刘红光 .
管理科学学报, 2013, 16 (06) :56-66
[10]   中国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化 [J].
王铮 ;
孙翊 .
地理科学, 2013, 33 (06) :64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