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对多年冻土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32
作者
常晓丽 [1 ]
金会军 [1 ]
王永平 [1 ]
张艳林 [1 ]
周刚义 [2 ]
车富强 [2 ]
赵玉梅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不详
关键词
植被; 多年冻土; 水热过程; 指示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14 [冻土学];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作为冰冻圈的主体,多年冻土是岩石圈与大气圈水热交换的产物,它的存在、分布及水热过程受到多种时空尺度环境因子的控制和影响。植被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岩石圈与大气圈热量交换的媒介,它的存在和变化影响着多年冻土的水热过程和空间分布。文章综述了近几十年来植被对多年冻土影响的研究。首先,植被参与地气之间的水热周转过程,通过反射太阳辐射、贴地植被的吸水保水作用以及截留积雪作用等,对下伏冻土产生错综复杂的影响。但是不同植被类型的反射太阳辐射能力、保水与截留能力等各不相同,产生的影响大小有别。其次,同一植被类型的不同层次(如乔木层、灌木层等)对多年冻土的影响也不同,其中贴地植被产生的影响最显著。植被截留积雪,使得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和地表水分重分配复杂化,从而间接地影响多年冻土环境。因此当植被发生扰动后(如森林火灾和砍伐植被),就会对其所处的多年冻土环境产生各种不利影响,引发冻土灾害,甚至导致多年冻土消融。实际上植被与冻土同为寒区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长期地质和生物演化中形成生态平衡。因此,植被还常常被用于指示多年冻土及其空间分布。最后提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7981 / 799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大兴安岭林区不同植被对冻土地温的影响 [J].
常晓丽 ;
金会军 ;
于少鹏 ;
孙海滨 ;
何瑞霞 ;
罗栋梁 ;
孙广友 ;
吕兰芝 .
生态学报, 2011, 31 (18) :5138-5147
[2]   火干扰下的大兴安岭冻土活动层变化研究 [J].
侯传美 ;
解伏菊 ;
李秀珍 ;
肖笃宁 .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03) :277-281
[3]   东北北部冻土退化与寒区生态环境变化 [J].
何瑞霞 ;
金会军 ;
吕兰芝 ;
于少鹏 ;
常晓丽 ;
杨思忠 ;
王绍令 ;
孙广友 .
冰川冻土, 2009, 31 (03) :525-531
[4]   兴安岭多年冻土退化特征 [J].
金会军 ;
王绍令 ;
吕兰芝 ;
于少鹏 .
地理科学, 2009, 29 (02) :223-228
[5]   沼泽湿地与多年冻土的共生模式——以中国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为例 [J].
孙广友 ;
金会军 ;
于少鹏 .
湿地科学, 2008, (04) :479-485
[6]   不同放牧梯度下高寒小嵩草草甸植被根系和土壤理化特征的变化 [J].
王长庭 ;
王启兰 ;
景增春 ;
冯秉福 ;
杜岩功 ;
龙瑞军 ;
曹广民 .
草业学报, 2008, (05) :9-15
[7]   青藏高原中、东部局地因素对地温的双重影响(Ⅰ):植被和雪盖 [J].
金会军 ;
孙立平 ;
王绍令 ;
何瑞霞 ;
吕兰芝 ;
于少鹏 .
冰川冻土, 2008, (04) :535-545
[8]   青藏高原冻土区冻土与植被的关系及其对高寒生态系统的影响 [J].
王根绪 ;
李元首 ;
吴青柏 ;
王一博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8) :743-754
[9]   沼泽湿地垦殖对土壤碳动态的影响 [J].
张金波 ;
宋长春 ;
杨文燕 .
地理科学, 2006, (03) :340-344
[10]   青藏铁路工程迹地对植被的影响评价 [J].
祝广华 ;
陶玲 ;
任珺 .
草地学报, 2006, (02) :160-164+180